让“宁波创新”走得更快更远
大平台 新生态
- 2016-02-14 10:26
摘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创业大潮风起云涌。 作为宁波创新创业的策源地,去年以来,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生态,降低个人、企业创新创…
作为宁波创新创业的策源地,去年以来,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生态,降低个人、企业创新创业成本,做强苗圃预孵化环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速催化宁波“好创意”变成宁波“好产品”。
一年来,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启动运行的创客组织、创客服务中心有30余家,其中,7家被认定为市级众创空间或创客服务中心。引进创客团队近200个,3个项目获得天使轮融资1200万元,8个项目上线募资3550万元(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
落实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政策,该区实施“高新创业精英”计划,选聘了首批9名人才大使,与硅谷瀚海孵化器合作引才,设立4个海内外人才工作站,1.3万平方米海创基地投用。去年,该区共引进各类人才5000余名,其中海外人才255名,国家、省“千人计划”及市“3315计划”目标人才54名,新增人才总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知识产权“护航”让创新创业的土壤更肥沃。去年,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企业和个人共申请发明专利1200件,获授权320件,同比分别增长74%、162%。新增初创型企业125家,培育形成了400家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梯队。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扎实推进新材料科技城建设,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高端资源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全国高新区的综合排名由第21位上升到第17位。
一个生态圈 一场新变革
印有青花瓷图案的“保温杯”,插上USB后,按下按钮,一阵花香就从“保温杯”顶部的网格里飘出来。很快,大自然的气息弥漫在整个汽车内部。这个“保温杯”就是爱阁林的汽车森林空气杯,能通过催化专门配方的精油,对车内空气进行杀菌、消毒、除味。
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款汽车森林空气杯从创意完善、品牌注册,到筹资生产,再到最终市场化,都是在宁波众创空间内完成的。“在宁波众创空间专家的建议下,我们已经开始开发手机APP,让车主上车前就可以通过手机操作,提前净化空气。”胡积献是浙江爱阁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也是宁波众创空间年纪颇大的一名创客。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宁波市启动众创空间建设,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率先谋划,将研发园A区统一规划建设为“宁波众创空间”核心区,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去年 7月17日,宁波单体面积最大,也是首个规模化全培育链条的众创空间———宁波众创空间正式启用。
“宁波众创空间的运营采取政府搭台、市场化运营的模式,即政府整合各类资源,搭建各类平台,通过提供场地、补贴房租、给予公共服务设施补贴等手段,引进第三方创客管理团队,全面负责创客平台的经营。引导各领域创客机构集聚,实现扎堆化发展。”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主任张南芬表示。
记者了解到,半年来,宁波众创空间已累计引进包括中科院创客空间、飞马旅、无中生有咖啡等20余家国内外知名创业服务机构,涵盖了创客类、概念验证类、天使类、路演类、媒体类等不同类型。“一件产品,从创客脑中的创意到3D打印、工业化设计、流水线组装再到最后的产品化及供应链建设,这一连串的配套服务都可以在宁波众创空间完成。”宁波中科院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院3D打印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海波说,科技无限,想象无限。只要创客能想到的,这里基本能帮他实现。
在宁波众创空间的基础上,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一核两极多点”的众创空间发展布局跃然而生:以“宁波众创空间”为核心,以“新材料众创空间”和“互联网+众创空间”等两个专业园为重点,充分利用个人、企业、创投机构、民营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科研院所以及七个专业分园等有利条件,构建了一批不同行业细分领域的众创空间。通过“点面结合”,以点到面,力求众创空间布局科学、合理。
“借鉴去年的各类大型创业活动的成功经验,今年,我们将支持引入各类国际性品牌活动、培育原创性品牌活动、联合高校举办各类创业大赛等。支持创业服务机构与硅谷、中关村等国内外‘创新尖峰’地区,通过建立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加强人才交流合作、联合举办活动、建立与全球性组织长效联系等进行高端链接。”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崔秀良表示。
高端资源集聚 “洼地”效应凸显
大众创业活力四射,万众创新蓄势待发。
在韵升工业园的宁波新材料众创空间,诺丁汉大学宁波新材料研究院的装修已基本完工,一些仪器设备陆续进场。“目前,我们的管理机构已经基本组建完成,复合材料研究团队、土力学及颗粒材料研究团队、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团队3个项目团队已基本到位。”宁波诺丁汉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介绍。
去年5月,诺丁汉大学宁波新材料研究院签约落户新材料科技城。这个由诺丁汉大学、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市科技局三方共建的研究院,将开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等创新研究,孵化培育新材料企业,促进重大新材料项目和成果产业化,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国际名校在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及宁波市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大力集聚有显示度的机构,放眼世界广揽人才。去年,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还引进了宁波国际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向勇、项晓东等6名海归博士已全部到位,正在筹划申报国家新材料重大专项,力争建成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材料基因工程大科学研究平台;引进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电子装备技术创新基地;加快大院名校和企业联合共建,成立了宁波东软新桥、宁波中爱信息技术企业促进中心等一批研发中心。
“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为导向,我们以新材料科研机构为支撑,通过引进一批创客和创客团队,集聚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特有专业技术、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新材料领域创新项目。通过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品展示交流平台、投融资平台及创业培训平台,着力降低创业门槛、创新服务模式,加快完善新材料开放协同创新体系,促进新材料应用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管委会副主任杨正平说。
根据初步安排,今年,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将启动贵驷新材料创新创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组建宁波新材料产业联合研究院,推进新材料产业加速器等平台项目。围绕新材料主业,该区将新引进新材料企业超过100家,其中新材料及相关领域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大院名校等重点研发机构15家以上、制造业企业10家以上、创新创业团队30个以上。
为创新创业
添薪加火
以政策红利提振市场信心,以简政放权给市场更大的自主空间,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市场有序竞争,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为创新、创业大潮营造一个低成本、高预期的环境。
去年,该区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每年安排众创空间建设专项经费5200万元,在房租补贴、建设运营经费、设备购置补贴、创业活动补贴等方面支持创客服务机构的引进和发展。在设立10亿元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人才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又联合社会资本设立了2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引导基金,重点用于扶持新材料“苗子”项目和高成长企业。
在此基础上,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还率先推出了科技创新券,每年从众创空间专项里列出1000万元创新券经费,给予每名创客不超过10万元的创新券,用于鼓励广大创客和创客团队来高新区创新创业,最大限度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成本。
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不断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全面实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探索推行“证照同步”审批模式,审批时限较原来压缩了10余个工作日,审批效能大大提高。优化的登记流程、简化的办事程序、强化的信用监管,助推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激情奔涌而出。
依托投资广场、无中生有创业咖啡、天使投资俱乐部、首科众筹等平台载体,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还积极打造人才-项目-资本的对接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创客+投资+孵化”的新型孵化模式,有效帮助创客项目跨过死亡谷,提升创新创业成功率。
继连续多年成功举办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宁波赛区)、宁波市发明创新大赛等赛事后,2015年,该区又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宁波)创客创业大赛、第五届黑马大赛新材料行业赛等大赛,举办论坛沙龙、项目路演、产品发布等各类活动100余场次,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郁,“创业在宁波”的品牌进一步确立。
编辑:吴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