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民生新闻 > 首页专题 > 宁波文明创建市民巡访团 > 记者跟进 > 正文
夏日里的夜宵摊,如何惠民而不扰民
市城管局与市民巡访员专题对话
摘要:酷暑难熬,夜宵摊点伺机出动。而油烟弥漫、垃圾遍地、占道经营等种种让市民不胜其扰的乱象,也随之成为网上焦点。 如何推进相关整治工作,让夜宵摊规范经营,惠民而…

图为专题对话一景。
酷暑难熬,夜宵摊点伺机出动。而油烟弥漫、垃圾遍地、占道经营等种种让市民不胜其扰的乱象,也随之成为网上焦点。
如何推进相关整治工作,让夜宵摊规范经营,惠民而不扰民?为此,市城管局上周特地邀请“宁波阿宽”“缘于月湖”“颖之星语”“渔翁”“潇潇洒洒”“毛丫头1”“小鱼儿”“北仑往北”八位宁波市文明创建市民巡访员进行专题“对话”。市文明办以及海曙、鄞州、江区、高新区等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也参加了座谈。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市各级城管部门已累计劝阻并制止无证设摊19.76万起,跨门占道15.18万起。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为各类夜宵摊点。为更好地整治这一顽疾,近期,市城管又围绕“及时发现率、及时处置率双提升以及市民投诉率、重复投诉率双下降”的工作目标,针对夜宵摊的市容乱象,再次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累计教育劝导近2万余摊位、立案查处641起、处罚442起,处罚款4.5万余元,阶段性成效正逐步显现。
专题对话在热烈的气氛中持续了2个多小时。巡访员们认真听取了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并畅所欲言,提出了三大建议:
建议一:“一锅端”解决不了问题,疏堵结合方是上策
座谈前一周,巡访员“缘于月湖”连续两个晚上出门暗访夜宵摊,并在朋友圈里发起“调查”。他说,从现场情况以及朋友圈的反馈看,城管部门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要从根本上整治这一顽疾,依然任重而道远。
巡访员们认为,夜宵摊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有需求,而老百姓有需求的事物,需要的是引导,是规范。“一锅端”或是“一味地堵”,不仅端不了,堵不了,更有可能引发民怨。因此,整治这一乱象的上策应为 “疏堵结合”。
巡访员“潇潇洒洒”与“宁波阿宽”认为,任何执法,其基础是群众的理解与社会的支持。夜宵摊整治也不例外。要让市民理解、支持这一整治工作,甚至是积极地参与到整治中,首先是要让市民们感受到“整治的结果将会更好地满足他们之所需”。与此同时,还要讲究执法方式,要善于引导商家文明经营,市民文明用餐,切忌简单、粗暴,给城管队伍抹黑。
有堵也要有疏!“北仑往北”“小鱼儿”等巡访员说,整治顽疾,一味不让商家设摊,让市民失去“吃”的需求,是难以持久的。
建议二:多部门联动整治,创造条件“引摊入市”
对话中,城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分享的一个经典案例收获了巡访员们的点赞。
这个案例来自鄞江镇。当地小龙虾声名远播,吸引了不少食客慕名前往。但伴随而来的跨门经营、无证设摊现象也广被周围居民吐槽。为此,当地在城管部门加大夜间整治力度的同时,想方设法,多部门联动,引摊入市,引导70多家经营户入驻政府设立的龙虾夜宵城,这样既满足了市民需求,解决了环境问题,还壮大了鄞江镇的龙虾饮食产业,一举三得。群众投诉率同比下降了70%。
“多部门联动,创造条件,选择适当的地点,引摊入市,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对此,巡访员们一致点赞,并认为“这是整治这一乱象的根本之法”。
有巡访员还提议,城管部门应强化有证夜宵店家的“门前三包”意识,引导他们以文明的就餐环境吸引消费,并倡导文明消费。
建议三: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劝导市民主动拒绝无证夜宵消费
针对夏季夜宵摊点现状,巡访员认为,我市还应组织有关部门以及相关专家,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专家讲座等方式,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与市民群众沟通,提高其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巡访员“颖之星语”呼吁:城管部门可向市民朋友征集“身边夜宵摊整治金点子”。全民动员,因地置宜,集思广益,在请大家想办法、出主意的同时,一起剖析夜宵摊点存在的问题,理解支持政府工作,并监督文明经营,劝导文明消费。(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 陈冬冬 张璐)
新闻多一点
宁波市文明创建市民巡访团成立一年来,70余位市民巡访员已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开展日常志愿巡访1000多次,并向政府有关部门递交巡访报告1400余份。巡访员克服困难,走街串巷,对身边不文明现象盯住不放,并锲而不舍地推动问题整改。
其中,围绕四周边两部位顽疾整治、品质社区创建、工地文明施工、中山路文明创建、剿灭劣V类水、景区文明新风、最难忍受的不文明行为等进行的系列专题巡访,还为推进我市文明创建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针对巡访反映的问题,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甬派客户端全媒体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全方位推送报道。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小e帮忙”团队多次跟随巡访员实地调查。集中展示巡访团巡访动态和结果的中国宁波网“市民文明巡访”专题,点击量已超过150万人次。
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问效平台还开辟巡访专区,借力问效工作机制,把市民巡访工作与在线值守的110多个职能部门实时对接。巡访员提交问题的受理与回复率在97%以上。
执行人:作者:陈冬冬、张 璐 编辑:吴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