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民生新闻 > 首页专题 > 宁波文明创建市民巡访团 > 记者跟进 > 正文
镇海古海塘绿化被踩踏 雨天竟黄水涛涛
被人踩出十余条路水土流失严重 街道:将补种并修路,4月初解决
摘要:去年11月16日,宁波市文明创建市民巡访员“梓荫山1960”通过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发帖反映,近年,文保单位镇海区古海塘修缮城塘、辟建公园后,成为市民休闲…

去年11月16日,宁波市文明创建市民巡访员“梓荫山1960”通过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发帖反映,近年,文保单位镇海区古海塘修缮城塘、辟建公园后,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然而,聪园路北端涵洞两侧的南侧古海塘上,或许出于保护古迹的需要,未在此处修筑供市民上下坡的阶梯便道。短短的数十米范围内,海塘被市民踩出大大小小的“土路”十余条。
他认为,这些无序的土路既与雅致的景点相违,又给市民上下坡带来安全隐患。而且如此一来,古海塘破坏、草坪损毁更甚,与保护的初衷相去甚远。他建议镇海园林部门能以市民诉求为出发点,在涵洞东西两侧的南坡上各筑一条小型的石阶梯,供市民、游客上下使用,这样,古塘损毁程度更小、草坪踩踏面积更少。文明了,与古海塘整体也更为协调。

古海塘到塘下被踩出大大小小十余条“土路”。(巡访员“梓荫山1960”拍摄)

绿化带中被走出来的“小路”。(巡访员“梓荫山1960”拍摄)
该巡访员的问题经过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受理后,2018年11月21日,招宝山街道回复表示,针对该情况,街道会对此处进行绿化补种;另外,街道将权衡利弊,在适当的位置修建园路,因海塘到塘下比较陡,修建园路需要非常慎重,到时他们将邀请专家进行论证,是否适合修建,在哪儿修建。
2月22日,巡访员“梓荫山1960”再次发帖称,三个月后去回访,涛声依旧。市民自发踩出的十余条“小土路”上,既未见有任何绿化的补种,又没有在此修建一条园路。
“旧‘病’未愈,又添新‘伤’。唉!筑一条简便的上下台阶,难道有这么难?”他在帖文中感叹,如今,几条裸露的小“土路”,经雨水冲刷,泥水俱下,致塘下平直整洁的园路反倒成了行走不便的泥路。

泥浆水顺着“便道”流入湖中。(仇龙杰 摄)
2月27日下午,小e冒雨前往现场,发现聪园路北端涵洞东侧海塘到塘下公园步道之间的绿化带上被踩出数条“便道”,仅仅走了不到40米,就发现6条之多。远远望去这些“便道”就像在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之中出现了数道极不和谐的黄色“伤疤”。雨水顺着这些“便道”倾泻而下,冲走黄砂。黄砂水经过公园步道向下流动,最后汇集流入到公园中央的湖中。
“好好一个湖,就这样糟蹋了,原来的水很清澈,你看看现在这些泥浆水流进去,湖水变得那么浑浊。”热心市民王老伯向小e诉苦,一到雨天这里就变得非常泥泞,前些日子他路过这段路回家,不小心滑了一跤,结果摔得满身是泥,回家被老伴嘲笑了一宿。
谢老伯和同伴在附近亭子里下棋,提到这些“便道”,他十分气愤:“政府花大力气造的公园,市民在这里休闲、锻炼,这是多好的事啊!可就有那么多没有素质的人,整天上上下下的走,好好的绿化给整成了这样,使得环境大打折扣。”老人们呼吁政府部门尽快复绿以减少市民穿行,“复绿之后要加强监管,也可以在附近增设一些提醒牌,呼吁大家自觉,不要破坏绿化。另外,我们也希望政府部门能多修建几条上下通路以方便群众到古海塘观赏。”

聪园路北端涵洞西侧公园内的步梯。(仇龙杰 摄)

聪园路北端涵洞西侧公园内新修建了一条石路。(仇龙杰 摄)
在聪园路北端涵洞西侧,小e同样发现了数条“便道”,但在距离涵洞不远处的公园内,小e发现了一条通往海塘的步梯,和一条水泥还未干的石路。
针对巡访员“梓荫山1960”二次递交的问题,镇海区回复表示,关于聪园路两侧海塘建造园路一事,街道会现场踏勘,裸露地块以补种为主;另外,街道办事处会规划建筑通路,但需要一个过程,暂定在4月初予以解决。
执行人:作者:仇龙杰 编辑:jacky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