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注册资本实缴制变为认缴制

    2014-04-29 08:43
        
摘要:今年3月1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开始正式实施。注册资本实缴制变为认缴制是其中一大变脸。 门槛低了,手续简便了,市场的创业热情被迅速点燃。不过,在设立登记数量迅…
  今年3月1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开始正式实施。注册资本实缴制变为认缴制是其中一大“变脸”。
  
  门槛低了,手续简便了,市场的创业热情被迅速点燃。不过,在设立登记数量迅速高涨的同时,各种“奇葩”的申请行为也开始出现——有77岁的长者把出资年限设成50年,得缴到127岁;还有人一口气申请成立5家高度相似的“多胞胎”公司……
  
  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提醒:这些申请虽然符合法律规定,但也存在影响企业信用等风险。
    
  77岁大伯开公司申请认缴50年
  
  前几天,鄞州区市场监管局企业登记窗口收到一份特殊的设立申请,三位年过半百的老伯合股申请注册一家建筑公司,出任法人代表的是其中最年长者,该老伯生于1937年,实际年龄已经77岁。
  
  “公司的注册资本为2亿元,却申请分50年认缴。也就是说,最年长者得缴到127岁。”窗口工作人员小葛表示很为难,虽然从理论上符合规定,但现实来讲还是太牵强。后经再三解释,对方同意将认缴年限缩短至20年。再算一下,20年的认缴年限,最年长者也要缴到97岁为止。
  
  这位77岁的老伯还不是最年长的申请人,“之前,我们登记窗口曾受理一个法人代表已84岁的设立申请。”鄞州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法律对企业法人代表、股东的年龄没有明确限制,但是作为企业法人代表,至少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84岁的老人,是否有精力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否为企业的行为负责,这要打个问号。
  
  有人申请成立“五胞胎”公司
  
  各种不可思议的申请接踵而至。有人一口气申请成立5家有限公司。仔细对比这五家公司的注册信息,记者发现了太多的共同之处:法人代表相同,经营项目几乎重合,办公场所就在同一个大楼的同一层。这五家公司运作是五块牌子、一套班子,分开注册只是为了增加市场机会。登记窗口工作人员表示,五家公司就得做五个账本,哪怕公章都要多管好几个,在未来的经营中肯定会给企业带来困扰,重复登记也造成资源的浪费。
  
  在江北,有一家贸易领域的企业,之前的注册资本是10万元。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企业法人代表申请注册资本增资。增资是很寻常的事,不过,等申请人说出增资数额时,工作人员却以为自己听错了。申请人将注册资本从10万元增资到1200万元,注册资本是之前的120倍,认缴年限是20年。这种激增真的是百年一遇。
  
  此外,也有贸易公司设立注册资本为30亿元,分20年缴清;有电子商务企业注册资本为1000元却还要分10年缴纳。
  
  登记窗口负责人提醒:企业注册资本从实缴变认缴后,分期缴纳减轻的是压力,并不是责任,30亿元的注册资本,就要承担30亿元的法律责任。况且,随着企业登记制度改革的深入,信用监管将成重要手段,未来企业的经营实况都将进行网上公示,而注册资本虚高或异常都可能影响企业的诚信指数。
  
  ●相关链接
  
  实缴制与认缴制的区别
  
  一般来说,实缴制意味着,公司在注册登记之前注册资金缴纳到位。企业要在银行开设验资账户,再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出具验资报告,凭借报告再到登记窗口注册申请。而认缴制,公司在申请的认缴年限内注册资本到位即可。
  
  上月宁波新设公司数激增92%
  
  3月份以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公司注册门槛低了,手续简便了,市场的创业热情高涨。宁波市市场监管局数据显示:3月1日-31日,全市新登记内资企业4405户,同比增幅达72%,日均诞生企业210家。其中,新登记公司制企业3852户,较去年同期的2009户,同比增幅达92%,占登记量的87%。按行业分,户数居前5位的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1486户,制造业822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05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12户,建筑业236户。

 编辑: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