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民生新闻 > 首页专题 > 大雨无情-人有情 抗击“菲特”综合专题 > 大雨无情人有情 > 正文
【感动】洪水中,老支书的七个不眠夜(2)
摘要:平常电视上扛沙包、堵缺口的抗灾场面,活生生在村里上演了 江堤决口啦!村巡查人员的一声警报,打破了西郑巷村往日的平静。 7日傍晚5时许,在强台…
平常电视上扛沙包、堵缺口的抗灾场面,活生生在村里上演了
“江堤决口啦!”村巡查人员的一声警报,打破了西郑巷村往日的平静。
7日傍晚5时许,在强台风“菲特”带来的狂风暴雨的不断冲击下,地处低洼地段的西郑巷村东南方向的江堤,被撕开了一个四五米的口子。
就在当天上午,郑建明还与村干部、村民一起在加固中江河堰,抢时间排涝。然而,洪灾的严重性超乎预料!郑建明当即带领村干部、党员及街道40人组成的抢险队赶往决口现场。
决堤口江水汹涌而入,周边水深已经齐腰,要想将四五公里外取来的沙包运入,只能通过肩扛。此时,夜幕降临,雨水如注,抢险队员肩扛沙包,一个紧挨着一个,拼着命去堵堤坝。
患有严重哮喘又有腰椎病的郑建明,原先的分工是与几位年老村干部和两位女党员一起挖土、装袋,但看到运送力量跟不上,便奋不顾身地扛起了沙包。在一旁装填沙包的55岁女党员鲍如花想劝阻,郑建明却瞪眼大吼:“火烧屁股的时候了,还能再等吗?”鲍如花也忙扛起了一袋沙包,紧跟其后。
援军赶到!正在附近巡查的低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毛绍炯带着街道应急小队赶来了;看到这一副壮烈的抢险场面,原先围着“看热闹”的村民也看不下去了,纷纷加入抢险队伍。
晚上8时许,20根铜管打桩完成了,1500袋沙包也运到了江堤上,随着一袋袋沙包投入水中,湍急涌入的江水变缓了。一个小时后,决口的堤坝终于被堵上了。
目睹了这一场景的村民说,平常电视上扛沙包、堵缺口的抗灾场面,活生生在村里上演了。
“现在这么忙,我哪有时间休息啊”
8日凌晨3时许,持续的强降雨带来的洪水,漫过所有堤坝,从四面八方涌入西郑巷村。全村有800户受淹,水最深处超过1.5米。
老人、孕妇、孩子急需转移!望着窗外的瓢泼大雨,眼看着洪水一点点往上涨,村里却没有一条可用的船只,在村委会坐镇的郑建明眉头越锁越紧。
“老一辈的宁波人都知道1962年那次大洪灾,那时我只有6岁。”郑建明说,“但这次比那次的水位足足高了30厘米。”他不断接到求助电话,其中位于村南的张家路东1号一幢二层小楼,聚集了两三百名被困的贵州籍外来人员,里面有两名孕妇和不少小孩,处境十分危险。
编辑: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