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民生新闻 > 首页专题 > 宁波市第二届市民文化艺术节 > 第二届精彩视点 > “寻找草根文化达人”系列报道 > 正文
李国良和他的“家庭博物馆”
李国良是一位其貌不扬的普通市民,然而在甬城收藏界,他的名气可不小呢。30多年来,他省吃俭用,精心收藏火花、烟标、门票等30多万件,其中最主要的藏品火花已有20多万枚。更不简单的是他还在1997年办起了甬城首家“家庭博物馆”,常年向市民免费开放。
32年前邂逅一次火花展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前夕,记者采访了这位民间“收藏达人”。李国良的家庭博物馆就在位于江东区黄鹂新村的居民住宅内。这是一套年代已久的两居室老房子,屋内装饰、家具已十分陈旧,且相当简陋。要说最吸引眼球的“家当”,那就是挂在墙上的一个个大镜框,里面贴着一枚枚绚丽缤纷的火花。
火花,即火柴商标,也叫火柴盒贴画,是世界五大收藏体系(邮票、火花、烟标、酒标、古币)之一。说起自己与火花的结缘,李国良就神采飞扬。他说那要追溯到1983年,当时的他还是二十几岁的小青年。有一天他偶尔路过工人文化宫,发现那里正在搞一个收藏品展览。怀着好奇心,他就进去参观。原来是一位嘉兴的收藏家在搞一个火花展览。那一枚枚精巧、绚丽的火花一下子吸引了他。“太美了!”其中一套28枚的《清明上河图》的火花更是让他挪不开脚步了。那位嘉兴藏家看他这么喜欢,就向他推荐了好几家火柴厂,把它们的地址抄给他,还送了他一套《体育》火花。李国良回家后马上按着这位嘉兴藏家给他的火柴厂地址,写信求购火花,果然买到了自己最钟情的一套《清明上河图》。从此,李国良与火花收藏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1年,他第一次在海曙鼓楼办火花收藏展。一开始他还觉得自己的藏品不上档次,拿不出手,没想到展览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兴趣。他记得有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到现场后发现忘了戴老花眼镜,又返回家去取,特意过来重新观赏。这次展览引起的反响更加坚定了李国良继续从事火花收藏的决心。1996年,他还入选“宁波十大民间收藏家”。
18年前办起甬上首家“家庭博物馆”
有一年,李国良去上海参加一次收藏交流活动,听说一位藏友办起了家庭博物馆。李国良过去一看,他家房子只有二三十平方米,非常拥挤,却用屏风隔出一角办起了“迷你博物馆”。这场景触动了我:“我家条件比他好,为何不办这样一个家庭博物馆呢?”1997年4月,李国良终于办起了甬城首家“私”字号博物馆———李国良家庭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