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生态修复吹响“冲锋号”

    2017-03-12 17:48
摘要:前四年生态修复 2.8 万亩 今年计划新增 7000 亩 笔者从市林业部门获悉, 2017 年是四明山区域禁止开发区实施生态修复最后一年。在前四年生态修复总面积 2.8 万亩的基础上,…

  前四年生态修复2.8万亩今年计划新增7000亩

  笔者从市林业部门获悉,2017年是四明山区域禁止开发区实施生态修复最后一年。在前四年生态修复总面积2.8万亩的基础上,该区域今年计划新增森林生态修复面积7000亩。

  四明山区域森林面积138.8万亩,区域内景观林、用材林、经济林等林木以及其他植物众多,是宁波最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去年,我市林业部门通过套种造林、留树育林,实施美化彩化珍贵化,优化林相结构等多种形式推进四明山森林生态修复,面积达7700亩。其中在溪口、四明山等地开展的“留树育林”面积660亩。

  “针对花木销售难问题,我们积极探索了新的修复方式,在风景名胜区周边,浒溪线两侧,生态敏感区等重点区域实施‘留树育林’,把现有花木留下来,就地改造为生态林和景观林,并将改造的林地列入生态公益林实施生态补偿,既解决部分花农花木销售问题,又达到修复见效快的目的。”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林业部门新区划20万亩市级生态公益林并于2016年实施生态补偿,使四明山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122万亩,占该区域森林面积的87.9%,补偿标准每亩增加100元,达到140元/亩,成为我市乃至全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最高的区域,为生态补偿提供了样板。我市还对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进行调整,提高统筹比例,强化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对四明山区域生态修复的引导作用,促进生态修复。

  转变修复模式,加快退花还林;改变生产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拓展森林经营,加快产业转型……如今,四明山生态修复已吹响“冲锋号”。今年,我市将以严厉的措施确保坡度25度以上禁止开发区退出苗木经营,加大生态补偿和配套政策支持力度,加速花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森林休闲产业,调整山区树种林种结构等,做到既能恢复绿水青山,又能促进农民增收。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我市计划启动‘四明山森林氧吧小镇’建设前期工作;发展林特产业,提升毛竹、茶叶传统产业,发展竹海旅游、茶文化旅游,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益;发展特色水果,推进农旅结合自驾采摘游,让更多人享受到四明山区域绿色发展带来的‘生态红利’!”

  (记者 陈章升 通讯员 李飞峰 刘强)
 

 编辑:系统编辑1
Copyright(C) 2001-2017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