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民生新闻 > 首页专题 > 宁波•光影70年摄影大赛——不能忘却的宁波微记忆 > 光影微记忆 > 正文
激荡四十年——改革开放看宁波
- 2019-10-14 15:20
从宁波港口看经济
自古以来宁波港就作为历朝历代对外开放的重要渠道之一。1979年,宁波港正式对外开放。从当时的内陆小港,到现在全球第一的世界大港,宁波港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
1984年,宁波被定为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并迅速确定“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发展战略。同年,第一批集装箱到达宁波镇海港。宁波港的迅猛发展势头就此拉开了大幕。2015年,为了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宁波港和舟山港合并,开设航线超过两百多条,连接全球超过六百个港口。而到2018年,已经成为全球首个吞吐量超过十亿的港口。

而宁波港所带来的进口材料拉动了宁波制造业地发展。以港口为范围,镇海北仑慈溪逐渐树立起一个个工业区,推动宁波第二产业地增长,并确立宁波制造业城市的地位。而宁波本地的制造业产品又通过宁波港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形成良性循环,也拉动着宁波经济的增长。截至2018年,宁波GDP总量已经破万亿,位列全国第15位。

2017年,宁波各大港口正式全部通上了货运铁路。这意味着全国乃至整个亚洲的货物都能通过铁路直达宁波港,运送至全球各地。这对宁波港而言是个难得的机遇。立足宁波,放眼全球,相信宁波港将会以更迅猛的势头继续前进。
从宁波教育看民生
宁波的教育不可谓不是走在浙江,走在了中国的前列。从零择校到素质教育,无一不凸显这这座海滨城市的高度教育氛围。
既然谈到宁波教育,我不得不说起我的小学、初中和高中。三所不同的学校,都有着不同的风格。
我的小学是高塘小学,一所小小又安逸的学校,坐落于居民楼中间。当时的学校设施并不十分健全,也没有宽阔的田径场,而是在小楼中开辟了一片土地作为小操场。但学校也极力为我们创造条件,篮球排球跑步等体育活动也十分丰富,可以说在环境中创造了最好的条件。
我的初中是位于海曙区青林湾的海曙外国语学校。这是一所于2012年新建的学校。当时的选拔方式还是从各个小学择优录取。而我有幸也如愿被录取。作为一所新的学校,面对地面八方的老师和新的环境必然有很大的困难。但是在我印象里,我就感觉学校是一家人。我的校长,我的老师,我的同学,大家都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用心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海曙教育局也给学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不得不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

如果提到自由,我一定会说,效实中学是一所绝对自由的学校。建于1912年望京路,107岁的效实已经看过了太多太多,她的土壤里的自由的氛围,是我们绝对无法忘怀的。不补课,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太多值得回忆了。
从宁波交通看城市
上世纪八十年代,宁波的城镇还局限在三江口城区。离开三江口,便是很多城乡结合部。九十年代以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城中村房屋进行三改一拆,消除城中村,建立起完备的城市设施。城市面积开始由原来的十几万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几百万。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宁波交通的飞跃。

孝闻街
从第一条无人售票车15路,到现如今的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的出现。从地铁的无到有,宁波已经有了94公里的地铁网。从石头路,到现在村村通公路,快速路高架桥绕城一圈,从城市一头到另一头就在眨眼之间。2007年甬台温铁路通车,2013年杭甬高铁通车,宁波交通走向了时代发展的高速路。

不过,我最点赞的是宁波的公共自行车,自2012年建设以来,日均使用量已经超过10万人次,它也是我高中上下学的必备武器。

改革开放,是宁波的机遇。40年后的今天,在新的世界浪潮中,宁波将引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待家乡的明天会更好。(张泽天 文)

编辑:吴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