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霾”伏下,我们还能干什么?

    2014-10-13 08:21
        
摘要:11日北京市东城区宝华里小学六个年级的学生,依校方此前安排,到郊区进行了半天的秋游活动。家长们质疑污染天秋游应该取消。据北京市教委此前发布的空气重污染应急预…
  11日北京市东城区宝华里小学六个年级的学生,依校方此前安排,到郊区进行了半天的“秋游”活动。家长们质疑污染天秋游应该取消。据北京市教委此前发布的“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要求,重污染持续橙色预警期间,小学、幼儿园应停止户外活动。对此,北京市教委工作人员表示,对上述秋游活动不了解,需核实后再反馈。(10月12日《新京报》)
  
  国庆节刚过,雾霾天气就如约而至,全国多个省份陷入十面“霾”伏当中,有些城市雾霾程度还相当严重。从关心儿童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说,家长和网友反对学校在雾霾天气组织秋游活动,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还应该想一想,雾霾对身体有害这不假,但是如果雾霾迟迟不散去,雾霾天气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学校是不是就要放弃秋游,学生是不是从此就不知道秋游为何物呢?从最近几年雾霾天气出现的频率,以及每次持续的时间来看,这也许不是什么夸张之词。
  
  与此类似,前几天河北邯郸一所小学在雾霾天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试,也是招致了全国网友和公众的一致质疑,认为学校为了考试不顾学生身体健康。但我真想为学校叫几声屈,学校在哪天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试,绝非临时起意,而是早就在学校的教育计划当中了,一旦因为雾霾天气更改,就会破坏整个教学秩序,打乱整个教学计划,这显然是学校领导、老师甚至是学生和家长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我们当然不是说为了教学秩序就要牺牲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但不管是雾霾天组织野外秋游,还是雾霾天组织户外考试,都不能把板子全打在学校的身上,而更应该问一问,当雾霾天数越来越多,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我们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那么还能干什么?如果单纯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说,大家都躲在家里什么都不干最好,但这显然不现实,所以最现实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减少雾霾天气,改变十面“霾”伏的现状,而不只是质疑雾霾天组织户外活动和考试的学校。
  
  从治本的角度来看,当然需要从政府到社会都彻底改变这种目前为了经济发展不顾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理念,把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百姓宜居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认识水平上来,并且以法律和制度来予以落实和保障。这些工作我们现在其实也一直都在做,但坚持多年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朝改变也非易事,所以从效果上来看,不是那么令人满意,还需要我们拿出更大的决心,付出更大的努力。
  
  除了治本,还需要治标。目前城市的空气雾霾污染,主要来源于城市周边的农作物秸秆焚烧、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汽车尾气排放等等。那么对于这些雾霾来源,都应该拿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理举措,建立长效管理办法,并且严格的贯彻落实到位。也只有环境问题得到治理了,空气污染问题减轻了,雾霾天气没有了,才能让类似学校组织秋游和考试等活动免于被质疑的尴尬。苑广阔

 编辑: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