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纪念品都长一个样,不值得大惊小怪

    2015-07-06 09:21
        
摘要: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现今在全国的许多旅游景点,纪念品普遍存在着同质化、低端化的问题,没有特色,缺乏创意。不少纪念品是向外地厂家低价定制或者从小商品市场…

  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现今在全国的许多旅游景点,纪念品普遍存在着同质化、低端化的问题,没有特色,缺乏创意。不少纪念品是向外地厂家低价定制或者从小商品市场采购的便宜货。专家认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各地政府和景区仅关注直接的景区门票收入,而忽略了旅游产业的间接效益,特别是没有认真开发旅游商品特色化带来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的综合效益。(7月5日《人民日报》)

  事件回顾:景区纪念品都长一个样

  在笔者看来,报道中,有关专家就“旅游景点纪念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得出的“旅游商品特色化及其经济、社会、文化效益不受重视”的结论,并不成立。

  各省会城市及大城市的机场、高铁车站的候机(车)大厅商铺,并不乏售卖当地制造的特色化、中高端层次的品牌旅游商品。机场、高铁车站的商铺资金并不便宜,可以说明特色化旅游商品在这类渠道可以找到不少买家。而天猫、淘宝、京东等网络电商平台上,也有不少第三方商家出售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商品。

  而在很多旅游景区、景点,之所以缺乏中高端、精致化的特色纪念品出售,更可能的原因是缺乏足够多的买家(以及潜在买家、询价者),让经营者无利可图。另一些景区、景点,尽管开发了纪念币、笔筒、折扇等价格相对更贵、更为精致的纪念品,但并没有很好的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因而使得消费者对这样的纪念品的估价(认可的价值),要远远低于实际标价,从而卖得并不好。

  实际上,旅游景点纪念品同质化、低端化,不同地方景点的纪念品甚至都是从国内某知名小商品市场批发而得,这种现象很好的说明了规模经济的力量,以及景点纪念品经营者对游客购买需求较为精准的把握。多数游客在景区逗留期间,都会尽可能做到“轻装上阵”,不会购置过多过重的商品。人们通常还有着这样的预期:景区内出售的商品都带有很高的加价,且不乏假冒伪劣商品,因而会克制自己的购买欲望。尽管人们对于景区内出售的同质化、低端化纪念品多有微词,但很多人还是为之埋单。

  如前所述,部分有着更高层次纪念品、地方特色商品购买需求的买家,完全可以在机场、高铁车站的候机(车)大厅商铺买到,甚至通过网络下单,实现便捷购买和配送。

  这种情况下,各地政府和景区如果要进一步推动本地特色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仍应将城市市区门店、机场、高铁车站、电商平台作为主要的推介销售渠道,要克制那种举地方政府之力,短期内升级景区纪念品、特色商品档次以提升改善旅游形象的冲动。

  文/郑渝川

 编辑: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