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不忘初心 不妨做自己的历史学家

    2015-07-15 09:20
        
摘要:为了帮助139名学生不忘初心,湖南农业大学的王老师精心守护着大家的风筝线。五年过去了,她如约重新让这些年轻时的梦想照进现实。五年里,有的人沿着风筝线在飞,有…
  为了帮助139名学生不忘初心,湖南农业大学的王老师精心守护着大家的“风筝线”。五年过去了,她如约重新让这些年轻时的梦想照进现实。五年里,有的人沿着风筝线在飞,有的人已经离线,幸运的是他们又找回了自己的方向。大二最后一课,当时26岁的湖南农大老师王伟伟收集了139张“梦想纸条”。5年后,大家或许早已忘记这张纸条,王伟伟却如约给每人发去一封将梦想拍成照片的邮件。收获满满感动之余,139名学生开始反思:当初的梦想都实现了吗?(7月14日《潇湘晨报》)

139张字条、5年时间,当穿越时空,走出被精心尘封的礼盒,重现于139个人的眼帘时,没有历史故纸堆的泛黄,没有凌空高蹈的虚妄,我们看到一个老师作为梦想守护者的执着,也看到梦想在时空变幻中依然鲜活的明亮。

当现实逼仄,当理想骨感,你还记得你五年前的梦想吗?抑或,你还记得曾住在上铺的兄弟(姐妹)、同桌的他(她)吗?五年过去,每个人都在经历着自己的人生,但却可以因五年前的“许下心愿”而再次相连,所以,我们首先要致敬和感谢这个梦想的收集者及守护者。

当然,这不仅仅是一次久违的同窗情缘集结,一次梦想的再回首,与其说是记忆深处的钩沉,不如说是对今时现实的澎湃。五年前,未走出校园的每个人都曾血气方刚、壮志雄心,在字条上写下对未来最美好的期待,五年后,或许有人已忘记了那次课堂上的“心愿轻许”,有人则沿着当日的梦想轨迹奔流向前,有人则在不知不觉中渐行渐远。

准确来说,这不是一次对当初梦想的集体检阅,能在梦想的道路上不偏不倚,固然值得庆贺,而与最初的梦想渐行渐远,也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失意。毕竟,实现梦想从来都不是个体的一厢情愿,能够在现实中不断调适,找到最接近梦想的路子,或者实现最可能的梦想,都是人生的赢家。换言之,对初心的再提,与其说是对当初梦想的重现,不如说是检视自己是否还保有对梦想的追求,是否有当初的壮志豪情,坚定地做着自己的历史学家。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这是一句被很多人记住的话,其实,60年前,当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亢奋地吼出这句话时,后面还有一句不应被割裂的话——因筑梦而踏实。王老师作为梦想的收集者和守护者,她之所以值得致敬和尊重,与“每个人都应有梦想”的良善初衷相比,更在于她能不忘初心,踏实筑梦——用许诺提醒履约。

生活依然还得前行,此番梦想的再回首,将成为作为当事人的他们人生中值得铭记的节点,纪念,不是祭奠岁月和现实的无情,而是为了更好地出发。重温梦想,就是告诉每个人记住自己的初心,永保对梦想的激情,踏实前行,如此,到达梦想的彼岸,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文/高亚洲

 编辑: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