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宝宝如何养护?

董氏儿科传人董幼祺专题介绍中暑、泄泻、厌食、多汗、痱子那些事儿

    2016-07-21 14:10
        
摘要:7月17日上午热浪翻滚,但天一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的报告厅更是热情洋溢,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氏儿科传人、主任中医师、教授董幼祺主讲的《三伏天,宝宝如何养护》…
  点击进入《三伏天,宝宝该如何养护》名医大课堂专题

   7月17日上午热浪翻滚,但天一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的报告厅更是热情洋溢,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氏儿科传人、主任中医师、教授董幼祺主讲的《三伏天,宝宝如何养护》专题讲座在天一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火热开坛。董幼祺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及浙江省名老中医药工作室、上海“海派中医流派—董氏儿科”建设项目专家。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宁波网主办,天一广场党群服务中心、宁波电台老少广播协办,宁波东方爱婴早教机构友情支持。
 
  在讲座中,董幼祺围绕三伏期间幼儿容易出现的中暑、泄泻、厌食、多汗、痱子五个问题重点介绍了如何应对和护理。
 
  小儿中暑如何预防、护理,有何忌食,都有讲究
 
  中暑有几个主要症状。首先是高热,小儿发高烧一般是39度左右,但大多数是不出汗的;其次,皮肤会发红、发热,而且干燥;烦躁不安及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有些时候,人会显得倦怠,发展严重可抽搐或昏迷;较大的小朋友还会有头晕、恶心、失去方向感,而且昏昏沉沉的现象。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小孩的体质与大人不同,大人在37度以上就会感到不适,小孩可能39度以上才有感觉,所以小孩发烧既要重视,也不要害怕。
 
  无论是中暑还是一般的感冒,如果连续几天高热,要分清楚是病毒性的还是感染性的。现在家庭可能会准备很多药,很多都是抗生素类的。但是如果不是感染性发烧,使用抗生素是没用的。抗生素类的退烧药副作用却很多,对小孩的胃肠道有刺激。所以家长不要自作主张滥用药物。
 
  小孩容易中暑,内因是小孩体质比较薄弱,不能耐受暑气,人体津液容易流失;而外因就是太阳暴晒、不断吃冷饮。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脾虚、湿重。脾虚的原因,一是小孩本身就是脾脏不足,消化功能比较差。一般来说,小孩的脏腑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而且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吸收比大人要来的迫切,也就是说小孩很容易引起消化道的疾病。
 
  所以预防中暑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在正中午前后尽量减少小孩的户外活动。
 
  2、保持室内通风,不要长时间处于空调的环境当中,更不要时常进出空调房间。空调温度最好设定在27至28度,适当通风,还可以适当增加室内湿度。
 
  3、合理的饮食。常吃些清凉爽口食物,少食或不食辛辣荤腻之品,同时适当吃些瘦肉、鸡蛋、鱼、咸鸭蛋,以补充身体消耗的需要。现在大家都比较注重健康,不吃垃圾食品,却很喜欢吃一些坚果类的食品,坚果类的食品营养价值高,但是容易胀气、不消化。小孩如果本身消化不好,坚果类的多吃,就容易积食、消化不良。
 
  尤其到了夏天,消化功能不好的小孩,一定要控制饮食。多补充淡盐水,青瓜青菜等水份多的蔬菜水果。
 
  4、保持充足睡眠;
 
  5、家中常备防暑药品: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清凉油、风油精;
 
  6、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用于预防或治疗中暑轻、早期:
 
  (Ⅰ)鲜荷叶一张,藿香10g,水煎温服。
 
  (Ⅱ)绿豆12g,西瓜皮12g,冬瓜皮12g,水煎温服。
 
  孩子中暑后可以进行以下几种方式护理:
 
  1、迅速将患儿移到凉快通风处,脱去或松开衣服,使患儿平卧休息,给患儿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
 
  2、刮痧,一般可以用调羹等工具。轻轻的刮,刮到紫红的痧出来,皮肤就通畅了。刮痧的时间一般是3-5分钟,位置在颈的两边,脊椎的两边。注意不能把皮肤戳破。
 
  3、如果小孩出现高烧抽搐的情况,可以掐人中穴,力度可以稍大。如果小孩发生惊厥,最好要做个脑电图,确诊是否其他疾病引起高热。
 
  中暑后不能吃什么?
 
  1、不能大量饮水。中暑后不大容易出汗,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能促使热痉挛的发生。所以建议每次适量饮水,可以分多次喝。
 
  2、忌大量使用生冷瓜果。大量进食生冷瓜果,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夏天饮食以清淡、容易吸收为主。
 
  3、忌吃大量油腻食物。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4、忌单纯进补。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苹果洗净后煮熟喝汁水,可止泻健脾
 
  一般来说,一天大便3-5次以上,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就可以称之为泄泻。小孩泄泻有原因很多,受凉、中暑、吃了不洁食品、肠炎、痢疾等。家长可以从大便的形状上来初步判断是哪种原因引起的。
 
  比如,小孩东西吃下去很快就泻了,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就是消化不良,脾虚;大便有臭味,可能是积食、肠炎;大便有白色粘液,小孩哭闹,次数多,可能是痢疾;大便有白色颗粒,可能是母乳、奶粉不消化。
 
  泄泻如何护理?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管住嘴巴,油腻、生冷、坚果类的不能吃,等小孩身体好了以后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如果宝宝还是婴儿期的话,就是停奶吃点米汤。苹果洗干净煮熟喝,可以补充水分,还可以止泻健脾。请注意,这里一定要是熟苹果汁水。
 
  如果严重,还要进行适当的治疗。简单疗法有下面两种:
 
  a.单纯性消化不良:妈咪爱(6个月以下,一次半袋,6个月——2周岁,一次1袋,2周岁以上,一次2袋,均一日2次)或思密达(蒙脱石散)(<1周岁,每日一袋,1——2周岁,每日1——2袋,>2周岁,每日2——3袋,均分三次服用)。
 
  b.乳积不化,大便臭:山楂10g,青皮5g,炒谷麦芽等治疗消化不良的药各10g,煎汤服用。
 
  多吃零食和饮料,或可能引起孩子厌食
 
  厌食就是长时间的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吃的量比以前减少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以上,这种情况持续两个礼拜以上,排除其他系统疾病的话。
 
  单纯性的厌食,跟暑天湿气重有关。而最大的原因可能是零食、饮料吃的过多,过多喂食高蛋白、高糖的食物使食欲下降,或多服误服滋补之品,阻碍胃气,以及吃饭不定时、生活不规律,这些都会影响食欲。还有心理负担不能太重,这也会造成小孩厌食。
 
  夏天如果孩子厌食,准确的喂养方法是:
 
  荤素搭配,以素为主,少吃生冷坚硬、肥甘厚味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特别是盛夏季节,饮食还是要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可以先从小儿喜欢的食物着手,诱导开胃,可暂时不考虑营养价值,待其食欲增进后,再按营养的需求供给食物。新鲜的藿香、薏仁等,都适用于湿气重的人。
 
  多汗和正常排汗还需区分清楚
 
  孩子与大人不同,孩子皮肤薄,晚上刚睡着易出汗,但随后就会慢慢减少。或者活动以后汗多,但人并没有不舒服。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小孩整个晚上都会出汗,白天稍微动一下就大汗漓淋,人没精神,胃口不好,这就是体质不好,多见于湿气重、肺气虚、气阴不足等,需要慢慢调理。
 
  湿气重者,可以喝薏仁汤;肺气虚者,就是容易生病的,一动就出汗,脸色不好的,可以吃点玉屏风散;气阴不足者,就是喜欢喝开水,晚上出汗很多的,可以吃太子参、红枣补气。
 
  保持皮肤清洁,有利于预防痱子
 
  夏天出汗多,毛孔没打开,就容易引起痱子。汗多的时候,不要用凉水擦,用温开水擦干净,保持皮肤清洁,有利于预防痱子。还可以服用西瓜汁、金银花露,绿豆汤等,都可以清热。
 
  宝宝轻松度夏小贴士:
 
  1、注意通风;
 
  2、空调、电扇不要正对着小孩吹;
 
  3、合理增减衣服;
 
  4、生活有规律、保持睡眠充足;
 
  5、饮食清淡。
 
  在日常生活中,您若有何疑难杂症需甬上医学专家给予指导,欢迎登录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问医平台提问,也可拨打81850000点题。对于网友较为集中关心的问题,我们将邀请相关专家走进《名义大课堂》为各位网友专题解答。(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 高洁、钟海雄)

 
 编辑:吴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