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文化瑰宝!体验掐丝珐琅,感受多彩非遗

摘要:掐丝珐琅的精细之美,戏曲人物的传神之韵,植物标本的自然之趣,每一项都体现着匠人的独特技艺,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孩子们当天制作的作品。华…
   掐丝珐琅的精细之美,戏曲人物的传神之韵,植物标本的自然之趣,每一项都体现着匠人的独特技艺,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孩子们当天制作的作品。华茂供图
 
  12月29日,甬派、宁波民生e点通携手宁波华茂教育集团,在校园内开启一场以“给时光以生命”为主题的公益体验活动,邀请甬城近百名孩童及家长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活动现场,孩子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在家长的陪伴下,兴奋地穿梭于各个课堂之间。
 
  走进掐丝珐琅的课堂,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孩子们专注的脸上,为他们手中的作品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孩子们化身小小工匠,时而低头沉思,时而用色彩斑斓的珐琅釉料填充图案。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手中的胸针、发钗被添上色彩,这一活动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更彰显了非遗的精湛与美妙。
 

家长和孩子一起体验掐丝珐琅制作。钟海雄摄
 
  在戏曲人物制作课堂上,老师先让孩子们戴上凤冠,手持红缨枪,模仿戏曲中的动作,沉浸式体验戏曲角色的风采。
 

孩子们用道具体验戏曲魅力。仇龙杰摄
 
  随后,老师开始讲述戏曲的相关知识,从戏曲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到角色分类、服饰道具,都进行了详细介绍。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声。
 
  制作环节,孩子们做出来的戏曲人物,仿佛从古老的戏台上跃然而出,灵动而传神。那些华丽的服饰、精致的妆容、生动的表情,都在他们的手中得到了完美呈现。
 

家长和孩子一起体验戏曲人物制作。仇龙杰摄
 
  “在刷叶子的过程中,需要孩子和家长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与前两个欢声笑语不断的课堂不同,在植物标本制作的教室内,大家都在静悄悄地埋头“苦做”。
 
  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软毛刷轻轻刷去叶子表面的颜色,露出一条条精细的叶脉。大家屏息凝神,生怕一不小心就破坏了叶子的完整。
 
  当叶脉完全“显露”出来后,大家为叶脉添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擦干、塑封。
 

家长和孩子一起体验植物标本制作。仇龙杰摄
 
  家长们也纷纷参与,与孩子们一同感受绝美技艺的魅力。他们或在一旁指导孩子,或与孩子一起动手制作,共度欢乐时光。
 
  活动最后,一年级的马浚瑜拿着做完的发钗,兴奋地向大家展示。她开心地说,寒假去洛阳的时候,一定要穿上汉服戴上发钗,美美地拍一组“中国风”照片。
 
  三年级的小程则将做好的胸针送给了妈妈。她妈妈说,今天女儿体验了掐丝珐琅和戏曲人物制作,这样的课程简直是孩子心中的“梦幻组合”。“以前我带孩子去博物馆看过掐丝珐琅,今天带她一起亲身体验,我们都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项非遗。小家伙入迷了,让我回家后给她多买点材料,她要深入研究。”
 

孩子展示作品。钟海雄摄
 
  华茂外国语学校谢校长介绍,现场所有的课程都是华茂日常教学的课程。“华茂特别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除了今天体验的掐丝珐琅、戏曲人物外,我们还有很多非遗相关的课程。日后,也欢迎更多的孩子来华茂校园里学非遗、用非遗、秀非遗。”(宁波民生e点通 张璐 钟海雄 仇龙杰)

点击进入原帖参与讨论:

 
 编辑:吴旻

审核:张枫、陈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