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局】发挥风险管理 减少灾害损失
领导靠前指挥 深入一线指挥抗击台风工作
宁波保监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行业应对台风工作,迅速启动保险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帮助受灾群众和企业及时恢复生活、生产。
一是组织有序,落实到位。台风来袭后,保监局向行业下发紧急通知,召开应对“菲特”台风专项工作会议,要求全行业积极融入当地政府防灾防损应急体系,切实帮助地方政府、企业和人民群众做好风险排查及防灾防损工作,同时要求各公司在灾后迅速、准确地开展保险理赔工作,确保赔款及时到位。
二是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保监局领导带领市保险行业协会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奔赴防台抗台第一线的余姚市、鄞州区,深入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等抗台形势最严峻的地方,现场部署和指挥保险公司开展救灾工作。
三是加强巡查,确保到位。局领导班子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对各保险机构抗灾救灾工作进行了现场巡查,确保人员、物资、措施到位,力求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利用保险服务监督网络平台中消费者反馈的信息,关注公司理赔进展情况,坚决不允许侵害保险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发生。
坚持“防”字当头 周密部署防灾防损工作
在保监局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宁波各产险机构及时、主动指导和帮助企业和个人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尽量减少因台风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是通过电话、短信、传真等方式,及时通知客户做好抗台防损工作,告知车险客户台风行车注意事项,提醒客户勿对涉水汽车进行发动机二次启动,勿将车辆停放在建筑物、地下车库等地,据不完全统计,此次“菲特”台风来袭之前,全行业累计向广大车主、企事业单位和农户等发送提醒信息200余万条。
二是着力保障重点工程项目防台抗台。全市保险机构积极行动起来,对重大工程项目和重点企业进行防台排查和走访,对易受损的部位和物资进行重点查看,提出针对项目风险特点的防灾减灾建议。经排查,目前我市重点工程项目均未出现损毁现象。
三是实施重点客户派驻制,协助客户防灾防损。对地势低洼、泄洪必经地带、沿江沿海、厂址地形复杂、有过出险经历的企业,保险机构派出风险查勘员,并聘请保险公估员一起进驻企业,协助企业寻找风险点,帮助企业开展抗台工作。
快速查勘定损 提高保险便民利民力度
车辆保险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此次菲特台风期间雨量较大,造成城市严重内涝,导致车险报案激增,全市各产险机构本着便民、利民的角度,采取一系列措施,快速处理车损报案,确保车险查勘理赔工作有序进行。
一是针对车险报案激增的情况,全市各产险机构均充实了报案电话专线力量,增设专线线路,增加坐席数量和接报案人员;部分公司还增设固定电话、手机接案电话。同时,利用微信、微博、传真等各种报案方式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及时接收客户的报案信息。
二是主动联系客户,了解灾情和损失情况。保险公司通过设置临时咨询点、理赔信息短信提示、保险服务监督网络系统反馈等方式,积极收集客户反馈意见,提供便民咨询和贴心服务,解决客户实际困难,切实保障客户权益。
三是对发生车辆进水的事故,开通车险理赔绿色通道,制定车辆维修清洗工时费标准,加快查勘定损速度,减少车辆带水时间。一些保险公司还规定,如报损案件过多理赔人员来不及处理或查勘理赔人员无法及时到达现场时,客户可自行拍摄事故照片后联系救援。部分保险机构推出包干定损举措,先维修、先赔付、后定损,极大缩短了车辆带水时间。
四是积极落实道路救援工作,选择有施救能力的4S店进行施救合作,确保台风期间承保的车辆及时得到施救。密切配合交管部门,利用自身资源调动社会救援车辆,协助保险客户将遇水抛锚的车辆拖离现场。
五是建立小额案件快速理赔通道,简化小额案件单证和流程。部分保险公司规定针对台风期间的案件优先派遣工作人员进行快速处理;部分保险公司推出主动预赔制度,赔案如满足相关条件,公司即可向客户提供“主动预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