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鏖战108小时 打通纵横两条交通大动脉

    2013-10-12 11:14
        
摘要:本次菲特台风对庄桥街道造成了极大的损坏,对各在建的安置房项目亦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但庄桥街道安置房建设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六十年一遇的菲特台风面前在建…

  本次“菲特”台风对庄桥街道造成了极大的损坏,对各在建的安置房项目亦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但庄桥街道安置房建设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六十年一遇的菲特台风面前在建八个项目80.05万平方米安置房,经受住了这个严峻的考验,基本实现了“零损失”。

  庄桥街道在安置房设计之初针对安置房地下室面积大的特点要求设计师在满足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小区室内外±0.000标高,这样既节省造价又提高了小区防汛能力。在这次台风来临之际街道安置办迅速响应上级抗台防汛要求,精心组织,对八个项目分别落实专人负责,确保上级要求的各项抗台防汛措施落实到位。另外庄桥街道根据各个项目所处阶段的特点,采取AB分类抗台防汛防控体系,使抗台防汛工作更具针对性,A类防控项目有五个主要针对项目即将竣工验收,地下室各种设备安装到位,如果地下室进水损失将无法估量,安排三班每班三人泵房24小时不间断值班,保证地下室水泵运行良好,并要求每个项目购置两台汽油泵在停电情况下应急排除地下室积水,最终本次台风中在两个项目停电情况下地下室无积水情况出现。B类防控项目有三个主要针对项目还处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地下室外围进水量大强制排水难度大,采取地下室材料、设备及临时用电设施紧急转移至地面安全位置,即使地下室进水也不会造成任何损失。分类防控体系的实施使整个安置房项目抗台防汛工作,重点突出,措施有效,最大程度得保障生命及财产的安全,基本实现“零损失”。

  下一步,街道安置办将做好灾后复工前安全检查工作,重点做好排水系统、深基坑、脚手架及模板工程,高处作业、临时用电、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临时用房,围墙围挡、各类设施基础等方面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抓好灾后生产安全,使街道安置房建顺利推进。(特约发布员张燕)

  涵洞,在连续两年经历了“海葵”“菲特”的洗礼后,已经成了鄞州抗击台汛的一个新坐标。

  甬台温铁路、沈海高速、杭甬高速、环城南路……这一条条环绕鄞州新城而建的路网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留下来的一个个涵洞在台风天里也给鄞州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天童北路涵洞积水、鄞州大道涵洞积水、沧海路涵洞积水、建兴路涵洞积水、宋诏桥涵洞积水……台风“菲特”肆虐后,人们发现,鄞州新城已被涵洞积水包围,城区和外界的交通几近隔绝。

  400多毫米的强降雨巧遇天文大潮,使得一个个积水的涵洞,就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区城管局局长傅纪德几乎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天童北路和鄞州大道的积水涵洞,前者是鄞州通往市区的主要通道,后者是横贯鄞州东西的一条大动脉。如果这两条通道不及时打通,对鄞州的损失不可估量。而来自水利部门的消息称,涵洞的积水要想排出,只有等到奉化江大潮退去,才能开闸放水。可奉化江大潮退去至少还得等上72小时。

  傅纪德说,72小时,鄞州等不起!必须对涵洞积水进行强排,这既是城管的职责所在,也是鄞州人民的期盼所在。

  强排的部署很快作出:城管局每个班子成员各带领一支队伍赶赴各个涵洞,同时进行强排,但大部分的人力和物力向天童北路和鄞州大道两个涵洞集中。要不惜一切代价,打通这纵横两条交通大动脉!

  7日上午8时左右,涵洞积水强排全面启动。沙包、水泵、沙石、麻袋等应急物资,源源不断地从仓库运向前线,从各地抽调而来的数百名干部职工纷纷涌向各个强排点。卸沙、装袋、垒包、围堰、铺管,一切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在鄞州大道涵洞,突击队员跳入过腰的积水,沿着道路两侧组成了人墙,一袋袋沙包在手里疾速传递,一层层往上垒着沙堰。所有人都知道,只有在最短时间内围起这道沙堰,才有可能实现水泵抽水。而此时,随着镇乡、街道内河水的不断涌入,积水水位仍在不断上升中。突击队不但需要和沙包拼体力,更需要和积水拼时间。装沙包的手心破了,撕掉死皮接着干;扛沙袋的肩膀磨出血了,垫块毛巾继续扛;泡在水里的手都发白了,可没有一个人跳上岸。

  然而,恶劣的天气,使得原本的“突击战”演变成了一场“持久战”:7日中午,天童北路涵洞积水排空,车辆恢复通行,可下午4时一阵暴雨过后,积水再度出现,而且愈来愈高。当天深夜,鄞州大道涵洞打通,可次日凌晨再度“沦陷”。

  但城管局的数百名干部职工没有选择放弃,始终坚持在强排第一线。

  10日中午12时30分,首个好消息传回。天童北路涵洞顺利打通,这也是宁波全市首个打通的积水涵洞。它的贯通为新城区的南北向出行提供了强力的支撑。11日上午8时30分,鄞州大道涵洞顺利打通,新城区东西向的物流要道重新开始运行。11日晚8时,又有好消息不断传来:宋诏桥涵洞打通、沧海路涵洞打通、建兴路涵洞打通。

  听到所有的涵洞全部顺利打通,等候消息的傅纪德终于长长吁了一口气:108小时的鏖战终于有了应有的回报。对已经5个日夜没有回家的所有城管人来说,现在最大的希望是回到家好好洗个澡,然后美美地睡上一觉。(鄞州日报记者朱东 通讯员 朱娇娇 林毅 郭怡倩)

 编辑:桂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