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余姚市民政局全力以赴抗洪抢险救灾

    2013-10-17 07:54
        
摘要:菲特登陆后,宁波余姚市出现持续强降雨。全市21个乡镇(街道)均受灾,受灾人口832870人,城区大面积受淹,主城区交通瘫痪、全线停水、停电,市民生活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菲特”登陆后,宁波余姚市出现持续强降雨。全市21个乡镇(街道)均受灾,受灾人口832870人,城区大面积受淹,主城区交通瘫痪、全线停水、停电,市民生活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据初步统计,全市直接经济损失206亿元。灾情发生后,余姚市民政局迅速行动,全力以赴开展救灾工作。
  
  全力投入抗洪救灾工作
  
  自台风预警发布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取消国庆假期,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从10月6日上午开始就集中力量投入到防台工作当中,重点要求长青老年公寓、光荣院、福利院等住人的直属单位进入戒备状态,落实好防台的各项措施。10月7日下午,灾情发生以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紧急部署抗台救灾的相关工作,要求民政干部职工加强值班,坚守岗位,将抗洪救灾工作当作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任务,集中一切力量做好救灾工作。10月8日上午,局机关办公楼全面停水停电停通讯,工作面临瘫痪,在此紧急情况下,局领导立即决定将办公场所移到受灾较轻的婚姻登记处,继续做好救灾的协调指导工作。局领导多次深入到受灾第一线,现场指挥救灾工作,确保整个救灾工作的正常开展。并及时成立了值班后勤组、物资接收发放组、核灾协调组、信访接待组、外来人员返乡接待组、市信访接待组、捐款资金接收组7个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救灾整个后续工作的扎实开展。
  
  着力保障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余姚市民政局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快速做好灾民转移安置工作。全市共转移受灾群众10万余人,启动避灾安置点301个,集中安置3.5万人。并指导乡镇街道做好避灾点的物资保障和人员安排工作,确保受灾期间安置人员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截止15日10点,安置点人员已基本撤出,剩余安置点19个,安置人员546人。切实履行民政职责,积极做好救灾物资接收和发放工作,实行24小时不间断接收、发放,在接收发放过程中做到手续完备、台账清晰,确保救灾物资有序均衡的发到各个受灾乡镇街道。同时,会同市监察局出台了《关于规范“菲特”台风救灾物资和救灾资金发放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乡镇街道的物资发放工作。截止10月16日上午9时,在上级部门、本级财政、兄弟县市、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共接收到救灾物资660批次,折合人民币4315.42万元。其中八宝粥11.21万箱,方便面4.73万箱,饼干类食品11.63万箱,矿泉水29.14万箱,药品和消毒用品64批次,手电5.79万支,棉被10350条,皮划艇1226艘,铁锹2.4万把,扫帚2万把及奶粉、雨鞋等其他各类物资。目前,以上物资已全部发放到乡镇街道和灾民手中,切实保障了灾民的基本生活。
  
  切实做好灾后救助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捐款接收工作。累计目前,全市已收到捐款4669.91万元,将按要求用于灾后的重建救助工作。二是召开由乡镇街道部长参加的灾后救助工作会议,要求各地组织力量摸清受灾群众底数,彻底摸清困难群众倒房、损房及农作物等受损情况,按照要求进行登记造册,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为下步救灾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做好受灾困难群众的灾后救助工作。为保障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以受灾的低保户、孤儿、五保户每户2000元,受灾的低保边缘户、重残低收入人员及重点优抚对象每户(人)1500元的标准下发了救助资金;并要求进一步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对于受灾困难群众,根据受灾程度,切实做好临时救助工作。
  
  

 编辑: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