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网友“不满” 把工作做得更好更踏实

摘要:网友老久12月26日发帖,对民生e点通问效平台上的职能部门回复进行了总结点评。 这位网友说:问效栏目越来越成规模,参与的单位也越来越多,但浏览一些帖子,有些问效…

  网友“老久”12月26日发帖,对民生e点通问效平台上的职能部门回复进行了总结点评。

  这位网友说:“问效”栏目越来越成规模,参与的单位也越来越多,但浏览一些帖子,有些“问效”存在敷衍了事的倾向。

  这位网友提出,”问效的回答存在几个问题:

  1、问而不答

  在部门看来有理由不回答,或者在他们看来不是问题。但是政府属于服务部门,不管什么情况,你没有拒绝回答或者解释的权利。因为你的职能就是服务;

  2、回答不全面

  有些问题,可能处理起来有难度。但是既然提出来了,相关部门还是有责任和义务给出尽可能满意和详细的回答,说明为何难,为何解决不了。解释清楚了,百姓才能理解;

  3、踢皮球

  有些问题涉及多个部门,网友可能一时无法确定到底找谁,就找个可能接近点部门进行说事。于是部门之间开始推诿。其实问题越综合,越是需要政府服务;

  4,回答了,但是没有实际解决的办法

  问题出来了,相关部门也承认了,但承认了以后怎么办?没有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

  5、有答案,但没有真正去落实

  有些问题不是不能解决,而是不够重视和用心去解决。有时虽然出了部分效果,但是不够到位。这位网友最后说:总而言之,对相关部门来说,“问效”不能只是一个栏目的加入,安排一个人专门回答一下提问,而是需要足够的重视。最起码一点,无论能否解决,回答必须及时、准确、具体、有说服力。

  不知道职能部门看到这篇帖子会有什么想法,小编认为,见仁见智,这些问题存在,但不是主流。

  虽然不是主流,我们还是应该认真对待。欢迎职能部门“对号入座”,一起“迎战”网友的不满,把工作做得更好更踏实。

 编辑: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