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地块屡遭围垦 都市菜园梦怎安放?
摘要:要说什么样的菜最好吃?不少人会回答“自己种的”。要说什么样的菜最绿色?不少人会回答“自己种的”。俗话说的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种的菜吃到的不只是…
要说什么样的菜最好吃?不少人会回答“自己种的”。
要说什么样的菜最绿色?不少人会回答“自己种的”。
俗话说的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种的菜吃到的不只是味道,还有一种满满的自豪感。为了种菜这一“爱好”,有些人却将目光转向了城市绿化,不但见缝插针,有些甚至脑洞大开,毁绿种菜,成了城市绿化景观带上的“伤疤”。
这样的都市菜园梦该如何安放?
桥下成私家菜地,种个菜都翻栏越杆
2月12日,网友“久经风霜”在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发帖反映,广德湖南路北往南靠近首南西路的老林西桥涵洞处,原先桥下全是垃圾,现在成了私家菜园,有失城市形象,希望有关部门进行整治完善。
随后,钟公庙街道回复表示,已联系江山万里物业进行检查,做好协调工作。
对此,有网友质疑,马路边应该属于市政或城管部门管辖,为何整治需要联系物业?

图为桥下“菜园”原貌。(引自网友帖文)

菜地里种着各色青菜。显然,这不是第一茬。(邱韵 摄)
2月19日,小e在现场看到,菜地位于江山万里小区一期东南角外围的广德湖路老林桥西侧。从老林桥上可看到整片菜地,由水泥墙和栏杆围起来,里面种着各色青菜。见到围墙并无缺口,小e脑海中不禁浮现了翻栏种地的情形。
据了解,此处原先规划为沿河生态走廊,建成后,市民可从江山万里一期东侧通过该桥涵洞进入小区西南侧与之一路之隔的鄞州公园二期。由于之前该地块一直空着未绿化,附近居民便见缝插针翻栏杆进去种起菜来。
那部门回复中为何让物业去处理此事?江山万里物业工作人员表示,之前因有市民反映该桥的涵洞内有杂物堆积,物业帮忙前去清理过,但那块地并非属于物业管理。
小e从钟公庙城管中队工作人员处获悉,菜地是附近居民种的,后续将会全部清除。由于沿河生态走廊工程目前未有施工计划,为了防止菜地再次出现,也为了绿化美观,已联系园林部门在此补种树苗。

2月21日,钟公庙城管中队向小e反馈,他们已将菜地清除。(钟公庙城管中队提供)
村民竞相圈地,慈溪这条路绿化带成菜园子
2月11日,网友“爱之奉献”在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发帖反映,慈溪宗汉街道高王路绿化带成了菜园子,并且贴出多张现场照片。

慈溪宗汉街道高王路绿化带。(网友“爱之奉献” 摄)
2月14日,慈溪宗汉街道跟帖回复表示,高王路建成后,因道路两边情况复杂,确实存在一定问题,目前街道与村民正在商讨解决方案。
2月21日,小e从慈溪宗汉街道城镇规划建设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后续将对高王路进行整体景观提升,并加强巡查、监管工作,但提升工程具体实施时间暂时未定。
工作人员表示,由于高王路周边村民环境意识不强,目前除了调查何人在此种菜外,还在与周边村民沟通,以从源头上杜绝毁绿种菜行为。
公共地块种菜,网友怎么看?
近几年来,包括绿化带在内的城市各类公共地块屡遭围垦,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上此类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最近半年就收到毁绿种菜的帖文数十条。略举几条:
编号为“58515”的网友留言:首南街道格兰春天一期南门门口的绿化带被种菜,请管管。
编号为“55867”的网友留言:芦港地铁站北侧地块目前处于菜农种菜阶段,几乎每天都有焚烧垃圾的,散发着味道,高桥镇政府是否应该处理一下?
网友“zy301”反映:高桥镇逸家园北门左侧,靠近江堤近百米的绿化带,菜农们开荒种地。绿化带变成菜地。敬请有关部门管一管。江堤一侧小区围墙外,开荒种地抢了园林绿化部门的生意。佩服菜农了。
编号为“58515”的网友留言:首南街道格兰春天一期南门门口的绿化带被种菜,请管管。
网友“jooplv”反映:海曙区望童北路靠近春城花园侧的绿化围栏被人破坏,围栏里的绿化也被人破坏,有人在绿化带中种上了小青菜,并且,这样的势头有蔓延之势,请加强巡查。
网友“xfde163”反映:鄞州区世纪花园小区南边围墙外本来有一大片绿化,但是这两年貌似有人辛勤开垦,把绿化变成了良田……种植的有青菜、萝卜、丝瓜等等,不知道是自己吃还是到菜场去卖。
网友“Kaka”:文明城市难道只注重表面不注重里面吗?书香景苑二期32幢高层一户老年人屋顶种菜,每天还把尿壶提上去浇菜,每天时不时一股恶臭。长期以往,以后屋面漏水渗水都不知道是水还尿。消防屋顶水箱和设备房旁边堆满杂物。
编号为“51735”的客网友留言:环城南路,芝兰新城的门口,都是这样的,花坛里种菜,停车位,道路上放杂物。
……
与投诉网友态度不同,一些跟帖网友表示出对种菜行为的宽容,甚至脑洞大开,认为绿化带上可以直接种菜。
网友“朱熹学者”:菜地比垃圾更好!
网友“江东士子”:只要不是把绿化拔掉种菜,也算是最大化利用了。
网友“宁波小矮子”:今后可以把菜作为“能吃的绿化”。
(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 邱韵)
相关链接:
“城市菜园”风靡全球 生态生活享受邻里和睦快乐
青青的生菜,五颜六色的瓜果,嗡嗡作声的蜜蜂……如今,在欧美国家大城市的公寓屋顶、废旧厂房和荒废地带里,一个个“城市菜园”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居民们纷纷拿起了锄头,伴着菜园的清新味道,享受着邻里的和睦快乐。“城市菜园”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生态模式。
德国:“工人菜园”随处可见
在德国,很多城市都拥有自己的“工人菜园”。不少德国人希望能够暂时逃离紧张的生活,躲入属于自己的一座后花园舒缓身心,“工人菜园”就帮助很多德国人圆了这个梦。每逢节假日,甚至在工作之余,都能看到人们拿着工具来到“工人菜园”辛勤劳作。
“工人菜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19世纪中期,教育家兼医生的史莱伯先生提出将市镇的闲置土地以小块形式分配给工人的构想。工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种植时令蔬菜,并将收获带回自家享用,这就是“工人菜园”的前身。二战后,“工人菜园”继续发展,后来也逐渐被人们称作“集体菜园”。
如今,一些废旧厂房、体育场也被人们开发为“工人菜园”。德国科隆一个社区的居民就将附近的老啤酒厂改造成菜园。为了便于管理,还应运而生了 “新土地俱乐部”,社区居民人人可以成为会员。大家会分工,每人获得一角“承包土地”,请专业人士指导种植。
法国:政府推动城市农业
“共享菜园”是由法国政府大力扶植、民间积极参与的一项全国性计划,它继承了工业革命期间法国“工人花园”的基本模式,在城市里开辟一些小块土地为居民提供种花种草的花园,仅在巴黎地区就有200余个。
“鸟儿菜园”就是巴黎共享花园之一,10年前在市政府的规划下安置在了拥挤的巴黎一隅,常年由附近有兴趣务农的居民打理,一年四季有种有收。虽然地方不大,但全年也有百来种蔬菜花卉在这儿生长。一片专属于附近幼儿园的小小菜圃里,覆盆子枝繁叶茂,“果子已经让常来的孩子们都吃掉啦!”菜园负责人若埃尔乐呵呵地说。
“共享菜园”的存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邻里相识、接触自然的机会。为实现这一目标,巴黎在城市农业领域做出了各种尝试,如利用城市已有水域养鱼,倡导养蜂人在花朵繁盛的巴黎市里养蜂,赶羊群来为巴黎市“修建”草坪、做奶酪等。
非凡意义“革命性举动”
事实上,从纽约到哈瓦那,从底特律到内罗毕,从罗马到澳大利亚托德莫登,“城市菜园”都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
美国西北部地区多年前出现的“共享后院”活动,发起了一场真正的营养和教育革命。在美国波特兰,5年前发起了另一场运动。自愿成为家庭菜农的唐娜•史密斯和萝宾斯特里特接待的客人已经超过50位。“许多人想把他们的草坪变成菜园,但由于缺乏基本概念,不敢迈出第一步。”唐娜说,“我们教他们照料菜园,土壤、种子、病虫害、采摘等。虽然许多人只是简单了解,但邻里间形成了这种意识。”
意大利人弗兰卡•罗亚蒂说:“自己种粮食也是一种革命举动,针对的是跨国公司、产业农业和大型连锁经销商。这是在用叉子‘投票’,支持另一种社会经济模式。同时也是一种与土地重新建立联系的方法。”(此文来自广州日报)
执行人:作者:邱 韵 编辑:jacky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