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老人为新中国70华诞写歌 妹妹试唱

为祖国伟大成就心潮澎湃而创作,曾多次获奖

摘要:我叫陈震华,是一名退休老人,今年八十七周岁。今年是我毕生为之奋斗的新中国七十岁华诞。我自新中国成立之初便参加工作,回顾七十年来的成就变化也有我的一份,不…
 
陈老先生在电脑前创作歌曲。(傅仲楠 摄)
 
1=C  3/4           欢庆新中国七十华诞
亲切、抒情、中速          (圆舞曲)             陈震华词曲
 
  我叫陈震华,是一名退休老人,今年八十七周岁。今年是我毕生为之奋斗的新中国七十岁华诞。我自新中国成立之初便参加工作,回顾七十年来的成就变化也有我的一份,不禁心潮澎湃,特创作了一首歌曲《欢庆新中国七十华诞》以资庆贺。
 
  我的音乐创作生涯可从我的中学年代说起。那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在中学当班长,也经常组织学生运动。那时的我十分喜爱音乐,音乐老师曾把我视为音乐苗子,希望我今后能考上音乐学院。所以老师经常给我“开小灶”,教了我许多乐理知识。这便是我音乐创作的萌芽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便参加了工作。当时由于国民党仍退守在舟山,我便主动请缨要求调到前线镇海工作。随后便在宁波、镇海两地奔波。那时我在镇海税务局和宁波财务局工作过,也在宁波市委精简办公室当过秘书。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我仅是在工作之余写写歌。那时的我并没有系统完整地写过歌,大多都是写着玩。
 
  文革后期,我进入了革委会政工组文化办公室工作。由于文字功底出色,便负责宣传条线,搞搞文艺创作。1974年,宁波市组织召开宁波地区征文歌曲大赛,要求各地组织群众进行歌曲创作。由于当时实在征集不到歌曲,我便运用自己的特长创作了一首歌,没想到一炮走红,成了那次的十大佳作之一。这首歌被取名为《日出韶山红满天》,歌颂的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那时,宁波电台还专门请乐队和歌手进行录音,并在电台频道上循环播放了一周。这是我的第一件影响力较大的作品,我对此颇为自豪。
 
  后来,我来到中国农业银行工作,从宁波市分行干到省分行到北京总行,最后又回到宁波市分行。在从北京调回宁波市分行后的工作期间,我参加了农行宁波地区的歌曲创作大赛,创作了歌曲《社会主义大旗永不倒》,并获得了第一名。
 
  1993年我便退了休。退休后我也没有闲着,继续进行自己的音乐创作。随着时代的进步,歌曲创作从手写转变成了计算机创作。除了搞音乐创作,我还写了几本书。其中一本名为《云霄怪客》的科普类文章被印刷出版。
 
  今年是新中国70华诞,我一直想写一首歌献给祖国母亲。于是我找到了1986年刚到北京时创作的一首词,反映了我刚到北京的心情与感悟,歌颂我们美丽的祖国。由于当时并没有谱曲,我便借这个机会根据这首词,花了大约一星期的时间谱写了曲,并找我妹妹录制了歌曲。
 
  我在这首歌中写道:“纵情歌唱,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人民的伟大胜利,歌唱祖国的繁荣富强。纵情歌唱,歌唱和平歌唱友谊,歌唱人民的伟大团结,歌唱人间的美好时光。”希望我们的祖国也能同这首歌所寄望的那样,永远繁荣富强!(宁波民生e点通 傅仲楠 整理)

点击进入原帖参与讨论:

 
 编辑:吴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