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曾助豫姑娘8年 宁波好人拒绝露面

受助女士:我想知道她过得好不好

    2020-07-16 08:24
        
摘要:“我想找人,她的名字叫张丽君,二十多年前她通过希望工程资助我上学。后来失联了,我想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近日,河南人王书娟通过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
   “我想找人,她的名字叫张丽君,二十多年前她通过希望工程资助我上学。后来失联了,我想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近日,河南人王书娟通过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热线81850000求助找人。
 
  王女士今年已经35岁了,家住南阳西峡,家乡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王女士说,二十多年前,她所在的小学和宁波结对,宁波有一位好心人资助她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中毕业。王女士说,张丽君不过是比她大了几岁的姐姐,信中得知她还有一个与自己同龄的妹妹。张丽君就像对待妹妹一样关心着她。
 
  “每一年的学费都是她捐助的,其间我们还经常通书信,聊聊彼此的生活与学习。除了学费,每逢中秋节、圣诞节还有我的生日,她都会给我寄卡片,卡片里面会放100块钱,还会给我寄零食和书。”
 
  “姐姐是我上学时期的一束光,给了我很多很多鼓励。”王女士回忆,直到1999年,好像是姐姐大学毕业的那年,她家中因生意经营不善,因此不能继续资助,此后也就断了联系。书信中,姐姐曾给王女士寄过一张照片,但遗憾的是,书信和照片都已不在。
 
  “我的母亲不识字,我上学时候的书本和书信,要么被母亲当废品卖了,要么就拿来烧火用了。”对此,王女士也感到十分难过。
 
  王女士说,当年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她保存下来的信息非常有限,只依稀记得姐姐是宁波人,1979年左右生人,书信上的地址是开明街75号。
 
  为什么过去20多年才想起来要找自己的恩人呢?
 
  原来,王女士初中毕业后就没有读书而选择外出务工。由于学历低,做的也都是服务业的工作。日子很平淡,之后就是结婚、生子、上班、照看孩子……自觉过得不太好,所以这么多年来都不好意思去找这位曾帮助过自己学业的恩人,怕姐姐会失望。
 
  “我如今也快四十了,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临近中年的王女士终于鼓起勇气,“我不会打扰她,只是想和她联系上,问问她近况如何,过得好不好,也想谢谢她。”
 
  在将王女士的求助提交到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的同时,小e也开始线下寻找之旅。开明街75号所在社区——海曙区江厦街道郡庙社区工作人员告诉小e,这个地方现在已经是商业广场,以前的居民都拆迁搬走了。不过,他们在获悉这一求助后,已将找人的信息反馈给了江厦派出所。
 
  “人应该找到了!”7月15日,郡庙社区传来最新消息,张丽君这个人找到了,地址就是开明街75号,也联系上了。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小e,由于年代久远,派出所翻查了二十多年前的纸质档案才找到她的信息,其实是1975年生人。
 
  不过工作人员话锋一转,说对方似乎不愿意透露曾经捐助这事儿,对社区人员的询问只是淡淡说了句:“时间太久不记得了。”而且,她也不希望让当事人和媒体记者联系她。
 
  “她可能是比较低调吧。”工作人员如是说。
 
  听闻这个结果,王女士感到有点遗憾,不过,她仍然对帮她找寻恩人的社区和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对此,小e虽觉有点遗憾,但是非常理解张丽君的选择。她的身上,浸染宁波城市低调务实的特性,就像宁波好人“顺其自然”,二十多年捐款过千万,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暴露身份。随之形成的隐善群体越来越多。“风调雨顺”“随缘”“欢喜”“爱心人士”……而“张爱君”,也如上述的无名氏一样,将自己的大爱汇聚进了宁波这座爱心城市的不歇暖流之中。(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 方琴)
 
执行人:作者:方 琴  编辑:吴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