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月不能下楼 这家医院为何如此严格

民康医院:康养医院比较特殊,近期已可预约探望

    2020-08-18 08:13
        
摘要:“七个月没下楼,真的要疯了!”8月17日,市民金女士向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投诉,在宁波市民康医院照看中风瘫痪的老母亲,却被医院“关”了七个…
   “七个月没下楼,真的要疯了!”8月17日,市民金女士向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投诉,在宁波市民康医院照看中风瘫痪的老母亲,却被医院“关”了七个月,真是让人很崩溃。
 
  电话中,金女士告诉小e,母亲住在宁波市民康医院2楼内科病区。春节前夕,原先照看母亲的护工需要提前回老家,因此,她于1月16日接替了护工。没想到刚好遇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医院各大病区全区封闭,对此她表示理解。但如今宁波作为低风险地区,她所在医院的病患以及护工、家属都无法出去,连下楼都不被允许,就算是家里亲人去世、家中进贼都无法回去处理,这是否有些太不人性化了?
 
  金女士还说,她母亲日常喝奶粉,那天奶粉喝完了,她就快递买了一罐。跟护士报备,希望能下去拿一下,或请他们帮忙代为取一下,结果被护士拒绝,受了一肚子气。大家这七个月里无法下楼,取快递、拿外卖成了遥不可及的事情。但医院的医生、护士以及保洁人员都是正常上下班,这算哪门子道理?
 
  “现在我家的护工从老家回来了,我想要交接,可在院方这样的规定下,我出不去,护工进不来。就算护工可以跟我换班了,我日常又如何来看望我母亲呢?医院领导就不能人性化点,考虑下患者家属的实际情况?连推着患者下楼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都不被允许,这也太一刀切了。”金女士对此表示颇难理解。
 
  她还表示,与护士提建议,护士却称未收到上头通知。因此,金女士希望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能帮忙与院方沟通,解决患者家属的实际问题。
 
  随后,小e联系了宁波市民康医院。一位相关工作人员向小e解释,宁波市民康医院目前的疫情防控相比于其他医院的确是较严的,不单单是内科病区,其他病区也是同等规定。医院性质是医养结合,金女士母亲所在的内科病区属于康养病区,除了康养性质还有精神疾病病区,里面的老人都是长期治疗住院的。相较于其他医院,该医院患者流动不大,若是出现疫情爆发,会连及一整片,因此在防疫管理上才尽可能减少院区人员流动。
 
  那么,到医院便利店购买食物以及生活用品也不被允许吗?陪护人员交接又该怎么办?
 
  对此,她表示,应该是可以下去的,或是让护士代劳,可与护士站护士沟通。而陪护人员只要提供核酸检测报告与新冠抗体检测报告,院方会重新发放陪护证,完成交接工作。若是家属需要探望患者,可拨打相关病区的预约电话,提前预约就可进入病房探望。
 
  而后,她便给了小e一个87582311转2202的电话,称家属可通过这个电话找护士长预约。然而,当小e拨打此电话后,对方却表示自己非内科病区,让小e拨打87582311转2133。小e辗转多次,联系上内科病区护士长后,对方表示两星期前院区已经采用预约探望形式,并且也已告知了金女士。但对于患者和护工下楼的要求,则给出了与院方不同的答案。她表示因精神病疗养区还同时设有门诊,两个院区间没有隔断,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的风险,才不允许下楼,的确也有些不便利。
 
  小e再次联系金女士,并将院方提供的预约电话给了她。金女士很是无奈地说:“两星期前出的规定,我压根不知道。护士长每天进进出出也没见提起,也没见医院贴出相关通知,导致大家日日苦守。”
 
  关于到底让不让下楼,护士长与院方不同的说法,护士长称将会再次询问院方确认,并表示对金女士目前的困难也会与其沟通。
 
  疫情当下,小心为上是没错,但院方在制订严密措施的前提下,应急患者所急。解决患者以及家属、护工的正常需求也是医院管理情理之中的责任和义务。在实在无法做到的情况下,能否尽可能地做好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矛盾呢?(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 邱韵)
 
执行人:作者:邱 韵  编辑:吴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