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次被退9次 微信小程序申请立案太难了
本文详解网上立案申请注意事项
摘要:“通过网络申请立案怎么这么难?我该怎么做?”近日,编号为“105892”的网友在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发帖反映,自己多次通过微信小程序“浙江移动微法院”向…

网友多次被退回的立案申请。(引自网友帖文)
“通过网络申请立案怎么这么难?我该怎么做?”近日,编号为“105892”的网友在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发帖反映,自己多次通过微信小程序“浙江移动微法院”向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法院提交材料申请立案,但一直被退回。
该网友说,他要起诉的是他的一个同事。前段时间,他从同事处接了一个软件开发的活。按照约定,他将软件开发完后,同事要付给他报酬。但是,他完成了工作后,同事一直不将说好的酬金支付给他。于是今年7月,他决定通过微信小程序“浙江移动微法院”起诉该同事。
从网友提供的一张申请立案记录的截图中可以看到,从今年7月开始,他至少提交了10次立案申请,4次被海曙区人民法院退回,5次被江北区人民法院退回,只有1次被江北区人民法院受理。
“我一开始向我的户口所在地法院,也就是江北区人民法院申请立案,但一直被退回。后来,好不容易受理了,也只是做了一次协调,没有真正立案。由于协调未果,我再次向江北区人民法院提出立案申请,但法院说由于该案涉及知识产权,只能在海曙区人民法院立案。之后,海曙区人民法院说,我同事的身份证号虽然是海曙的,但身份证上的地址已在杭州,我拿不出我同事在海曙区的常住证明,不能在海曙区立案。”该网友如是说,“现在该如何处理这个事情?”
小e了解到,为合理配置知识产权审判资源,进一步提高案件审判质量和效率,自2019年2月11日起,海曙区、江北区的一般知识产权民事纠纷一审案件由海曙区人民法院审理。
10月21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回复表示,相关情况法院已经与他电话沟通,并提供了一个咨询电话。
江北区人民法院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网友的案件一直没能立案,是由于案情涉及软件技术、知识产权等复杂情况,该院立案工作人员正在开展协调工作。
10月23日,小e从该网友处了解到,经过协调,江北区人民法院与海曙区人民法院建议他去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立案,中级人民法院也已确认对此情况可以进行立案。
网上立案,这些要点要注意
小e了解到,为深化司法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促进司法效率、质量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自2020年7月1日起,宁波两级法院全面推行无纸化办案,从立案、送达、调解、开庭到执行等全流程无纸化办理,建议市民优先选择网上立案。市民可选择浙江法院网(http://www.zjsfgkw.cn)或浙江移动微法院(微信小程序)两个平台之一申请。
法院工作人员提醒,为了保证网络立案的成功率,以下要点请注意:
一、立案信息请录入准确完整
立案环节一次性提供完整准确的数据和信息能够提高立案效率,下列信息请务必仔细核对准确后再行提交:(1)诉讼请求;(2)诉讼标的额;(3)原告的身份证号码或法人、其他组织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4)当事人和代理人的手机号码;(5)当事人的邮寄送达地址(按省市区街道、具体地址顺序依次写明)和能够提供的电子送达地址或方式。
二、立案材料请一次性提交完整
网上立案过程中,下列材料需要一次性提交:电子版(扫描件或图片)的起诉状、当事人身份信息(个人:公民身份证复印件,法人或其他组织: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授权委托材料(含授权委托书,身份关系证明材料如劳动关系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律所公函、律师证)、证据清单及证据材料等,请您按顺序准确编写目录、页码。审理过程中,除证据原件如法官有要求需提交外,上述纸质材料可不再向法院提交。
三、请按要求格式上传材料
目前浙江法院网和浙江移动微法院两个平台均可上传PDF格式的扫描文件,建议市民在立案或审理过程中优先使用此种格式上传材料(通过移动微法院上传时,需将PDF文件先上传至微信“文件传输助手”或任一聊天对话框)。浙江法院网平台单个附件有300M的上传限制,如材料过多可拆分至300M以下。在两个平台上传图片格式文件,要求图片端正且清晰度高。扫描不清晰,角度倾斜过大,材料不完整,不符合无纸化立案规范的,立案法官会在线退回。
四、申请保全材料请单独提交
财产保全的相关材料,请在网上立案时作为单独的一个附件上传并注明“保全申请”,以免造成贻误。
网上申请立案将让市民少跑一次,让诉讼体验更好,同时也是对法院无纸化办案工作的大力支持。在无纸化诉讼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或建议,可以随时联系法官或拨打12368司法服务热线。(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 傅钟中)
执行人:作者:傅钟中 编辑:吴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