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和甬派齐评论:管理缺失助长妄为
摘要:昨日,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甬派客户端对姜山西河河两侧绿地被菜地蚕食、景观步道“凤凰变乌鸡”的情况进行了曝光,姜山镇政府当日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对现场展开整…

工作人员已对现场展开清理。(姜山镇政府提供)
昨日,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甬派客户端对姜山西河河两侧绿地被菜地蚕食、景观步道“凤凰变乌鸡”的情况进行了曝光,姜山镇政府当日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对现场展开整治。
记者从姜山镇城建办公室工作人员处了解到,2014年环境整治时,该镇修建了这条步道,当时振狮路还未修建,这条步道只有姜茅路上设有出入口,步道至振狮路处断头。由于东侧地块性质属于待出让,加之对沿河绿化带进行了围挡,导致该区域相对封闭,且又缺失养护管理,才导致整条道路公共绿化被严重破坏。
那么后续将如何整改?
该工作人员表示,镇里已组织村镇建设办公室、农业农村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环卫站、绿化养护单位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了查看,并商定出整改方案。从昨日下午开始,工作人员已对着手对“毁绿种菜”行为开展包括菜地清退、垃圾清运等集中整治行动。下一步,该区域的土地将全面补种绿化,并在附近区域竖立警示牌、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姜山镇将在全镇范围内排查类似情况,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安排养护公司定期维护绿化,实现专项整治和长效管理有机结合,根治“毁绿种菜”顽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 邱韵)

甬派快评:管理缺失助长了胆大妄为
甬派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王学进
鄞州区姜山镇,有一条美丽的河边景观步道。如今,绿化带已慢慢被菜农蚕食。
这条景观步道2019年建成,耗资约3000万元,起始干净整洁,颇为周边居民称道。
短短2年时间,“凤凰”变“乌鸡”:步道沿途的设施大多损坏,绿化带变菜地,种着青菜、萝卜、蚕豆等时令菜蔬。步道边的围墙上,还有人写上了“菜是院子里种的,抓到重罚要打人”等“警示语”。
好好一只“凤凰”沦为“乌鸡”,令人痛心。究其根源,属地管理部门难辞其咎。正因为其不作为,只建不管或重建轻管,才让个别市民胆大妄为,趁虚而入,私圈私占,把绿化带搞成了“自留地”。
就那句让人哑然失笑的“警示语”来说,菜农之所以那么写,盖因其缺乏公共意识。当年,严复翻译穆勒的《论自由》时,提出“群己权界”概念。“群”者,群体、社会公域也;“己”者,自己、个人私域也。意思是,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要区分清楚。
问题是,有些人偏偏分不清社会公域和个人私域的区别,经常将两者混淆,甚至一有便利,就以后者代替或蚕食前者。
那名菜农,不想想自个在绿化带上种菜,本已侵犯了公共领域,理应受到惩罚,反倒以执法者自居,赫然写下那样的“警示语”,真是够大胆的。而管理部门的失职渎职,无疑助长了这些人的贪占心态,让他们变得理直气壮。
此事被曝光,有关部门整治时,既要对疏于管理、失职渎职者严肃问责,也应联手相关部门,给市民上一堂公共精神的启蒙课,帮助他们区分社会公域和个人私域,明白什么是公权力、什么是私权利,从而让更多人树立起“群己权界”概念,恪守公私界线。
(“甬派快评”投稿邮箱:llplb@sina.cn)
宁波日报《民声》:民生实事不能重建轻管(亦兵)
现今,我市各乡镇街道为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财政并不十分宽裕的情况下,还是尽量挤出相当数额的资金,用作老小区改造、全民健身场所建设、居住环境优化等民生需求。并千方百计、因地制宜地去修建诸如健身步道、袖珍花园、袋口公园等一批百姓喜闻乐见的公共休闲场所等民生实事,得到了老百姓由衷地点赞。
但是,也不可否认,像姜山镇这样“新茅坑,三日香”的滨河景观步道,在我市也不仅仅是个例。
每项民生工程,无论“高大上”,还是“小儿科”,均与市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既然各级政府花巨资修建起一项项为民、利民的实事工程,那么属地政府就应该有“一项事管到底”的担当与作为。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有效的常态化管护机制,不再让重建轻管、一建了之的“美丽景致,昙花一现”乱象此起彼伏。另一方面,还要加大日常有效的监管巡查力度,对把绿地垦成“私家菜园”,把草坪辟为“自家停车位”的行为,露头就管,避免产生“人看人样”的破窗效应。此外,也可仿照“河长制”“网格长”形式,配备一名责任人,消弭管护盲区。
不吐不快:种菜,不能想种就种(景新)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洗脚上楼”。但很多人身子上了楼,观念仍留在楼下,最常见的是,失地农民闯入公共生活空间,刨了草坪,垦了绿地,开启了“占山为王”般的毁绿种菜模式。
为了一块菜地,毁了一片绿地,给整条风景带蒙上阴影,真是得不偿失。解铃还须系铃人,还需在种地农民的思想源头上下功夫,才能从根本上叫停这种毁绿种菜的行为。我们不要过多地去揣度和谴责菜农的主观恶意,要想扭转重复多年的惯性动能和清洗沉淀已久的惯性习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稀释旧模式、适应新生活。与此同时,城镇绿化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宣传教育,做好菜农的思想工作,用心用情地去说服和引导。
当然,还要加强绿地的日常养护和管理。我们常常看到,景观带上的菜地呈“跟风”趋势,如果最先开辟出来的那片菜地不整治,就会发出错误信号,引来更多人仿效,紧接着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私人菜地。所以,管理部门的态度要坚决,整治要迅速。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民生邮箱1871684667@qq.com)
编辑:陈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