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颜滤镜”摘掉了!这个菜场率先换灯
摘要:昨天上午,趁着高新区梅景菜市场早高峰退去,电器安装人员搭起脚架,为肉摊、冰鲜摊等摊位换灯。…
昨天上午,趁着高新区梅景菜市场早高峰退去,电器安装人员搭起脚架,为肉摊、冰鲜摊等摊位换灯。

一个小时后,梅景菜市场二楼紧挨着的两家猪肉摊位,摘下了“生鲜灯”,换上了由赛尔富公司为菜市场定制的嵌入式灯具。
除了保证灯光对食品呈现最接近本真的色泽,且不破坏食品本身新鲜度,新安装的灯具还特意设置了瓦数调节。
“从20瓦到35瓦分三档,以满足不同经营户对照明的需求。”
灯光就位,宁波质检院技术人员叶凯随即拿出检测仪,对摊位环境灯光现场测量。
“色温测量结果为3072k,显色指数83.7,符合我们地方标准DB3302/T 1125-2021《菜市场建设布局规范》中,要求肉类、熟食类交易区灯光色温在2500k~3300K区间、显色指数不低于80的要求。”他说。
据介绍,显色指数是指光源照射下对物体的实际颜色的还原性,在太阳光(自然光)照射下的显色指数能够达到最大值100,那么一般灯光显色指数达到80,就能较好还原食品本来色泽。
“改造之前,我们测量梅景菜市场肉摊外围的灯光显色指数是负4.7,如果到灯光直射区域测量,数值更低。这种光线照射下的肉色显示色泽度,会严重误导消费者。”赛尔富公司光学工程师张发伟在现场为经营户现场普及灯光知识。
他介绍,这种负显色指数的灯具所造成的蓝光危害,不仅导致视觉效果偏红、改变物体的真实颜色,误导消费者,还会扰乱人的生物钟,轻则让人感觉晃眼,长时间会令人视觉眩晕。

熊大姐对新换的灯很满意。
“这个照明颜色正常,很满意!”经营猪肉生意的熊巧琳赞叹。
梅景菜市场场长李腾飞告诉记者,他曾去使用赛尔富吊灯的江北区双东坊菜市场考察。菜场内没有晃眼的灯具,让人感觉舒适。
肉摊、海鲜摊摊主会主动向消费者介绍所用灯具,告知他们这种灯光下的食材“所见即所得”,可以放心购买。

双东坊菜市场。
记者了解到,梅景菜市场猪牛肉摊、杀白禽摊,以及冰鲜摊,共要拆除生鲜灯216盏,所有换灯工作昨天可以完成。
接下去,清水桥菜市场、梅邻菜市场的生鲜灯改造也将启动。
“争取本周内完成三个菜市场生鲜灯改造。”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李妍琨说,此次高新区菜市场统一换灯,就是希望社会大众脱离生鲜灯的误导。

拆除的生鲜灯。
李妍琨表示,《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将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此之前,市场监管部门将积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典型示范、知识普及等,引导市民、经营户自觉抵制生鲜灯、更换符合管理要求的灯具。
“未来,我们将严格执法,让生鲜灯的禁令真正落到实处,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她说。
发现身边问题,请您继续通过以下方式反映:
1、拨打热线81850000;
2、打开甬派App,在“e点通”栏目留言;
3、微信搜索“nb81850”,关注后直接留言;
4、打开中国宁波网,登录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记者 王岚 廖业强 通讯员 樊为民)
编辑:张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