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办行| 记者暗访:摊主口中的“热气货”比比皆是

摘要:《禁渔期江北这些菜市场哪来的这么多“热气货”?》续禁渔期,江北区部分菜市场商户称自己售卖的海产品是“热气货”,引发网友担忧。记者经实地暗访后,于8月1日、…
   《禁渔期  江北这些菜市场哪来的这么多“热气货”?》
 
  禁渔期,江北区部分菜市场商户称自己售卖的海产品是“热气货”,引发网友担忧。记者经实地暗访后,于8月1日、2日先后在宁波日报报网端进行了报道。江北区市场监管局调查后表示,日湖菜场6个摊位水产“热气货”均为冷冻品。
 
  报道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讨论。网友“关注民生”留言称,不只是在江北区,其他地方的菜市场买鱼买蟹,很多摊主也说自己卖的是“热气货”,价格比一般的贵数倍不止,市民难以分辨真假;不少网友表示,如真是“热气货”,相关部门查查源头,菜市场商户是从哪里进货的,供货方是谁,是不是禁渔期后偷捕的?也有网友提出,江北日湖菜场商家将冷冻货说成是“热气货”,属于欺骗消费者,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对他们作出处罚。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菜市场和批发市场,发现摊主口中的“热气货”比比皆是。
 
  鄞州区张斌桥菜市场以售卖高档海鲜著称。在市场内,记者看到很多摊位在卖海产品,摊主直言所售鱼类皆为从象山网来的“热气货”。“不是‘热气货’我一分钱不要!”在一家售卖海鲜的摊位上,摊主表示,今年“冷气货”没人要,称本地人都是奔着买“热气货”来的,各个摊位也基本都有“热气货”卖。当记者询问禁渔期哪里进的这些鱼,该摊主并不愿多说。
 

张斌桥菜市场内摊主称自家的鲳鱼都是“热气货”。
 

部分鲳鱼比人脸还大。
 
  记者又走访了海曙区中心菜市场,有一名卖鱼产品的摊主告诉记者,所售为“热气货”,非常新鲜。记者看到摊位上的鲳鱼普遍手掌大小,表面鲜亮平滑。“我这里全是热气的,冷冻的不卖,现在‘热气货’已经不多了。”该摊主表示,所售鲳鱼根据大小和品质,售价在每公斤200元至280元之间。
 

当日12点,华严菜市场部分摊位上的鱼类已经快要卖完了。
 



中心菜市场内,两处自称卖的是“热气货”的活蟹和鲳鱼。(鲍袆禾摄)
 
  记者还先后暗访了鄞州区钟公庙农贸市场、高新区清水桥菜市场、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等,摊主口中的“热气货”很多。
 

清水桥菜市场内售卖的海产品,摊主称都是“热气货”。(杨宇辰摄)
 



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内售卖的鲳鱼。(仇龙杰摄)
 
  针对这些情况,记者采访了宁波市农业农村局。据渔业执法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市面上并不是所有的“热气货”都是违法的,通过合法钓具作业、合法进口,以及合法养殖的海产品在市面上销售是正当的。但这毕竟是少量的。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冷冻保鲜技术非常先进,一些经超低温冷冻的海产品,外观、口感与新鲜海产品差不多,专业人员都无法通过外观来判断是热气鱼还是冷冻鱼,所以他们在日常监管过程中,一般以索票索证溯源管理。
 
  对于某些商户声称售卖的海产品为禁渔期间捕捞而来的“热气货”的情况,他表示渔业执法部门每天都在对偷捕行为开展打击与检查,包括和海警部门联合开展海上巡查、对“三无”船只的违法捕捞行为予以打击等。
 
  既然合法的“热气货”是少量的,那么市面上为何有这么多声称是“热气货”的?该负责人称,他们会和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执法,共同打击违规销售海产品和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后期将加强监管和溯源检查,如发现商户违规采购禁渔期后捕捞的海产品,将采取相应处罚措施。
 
  相关进展,记者将继续关注。(宁波民生e点通  仇龙杰 实习生 鲍袆禾 杨宇辰)

原标题:菜市场管理

点击进入原帖参与讨论:
菜市场管理

  “‘双百’惠民行”系列报道:
《艺培机构暑托班乱象缺监管》
 《小e暗访发现:部分超市打折蔬果发烂》
 《你在超市买到过腐烂蔬果吗?网友有话说》 
《余姚一小区对外经营游泳馆缺少高危证》
《1号线D口直达图书馆通道新增指引标识》
《暑托机构无食品经营许可证不可自制餐食》
《难"断舍离" 盛世华城消防楼梯成杂物间》
《夏天电器全开 家里空气开关却时常跳闸》
《甬江大道室外运动场设施老化管理缺位》 
《网上随便搜维修号码 网友修空调“掉坑”》
 《部门回应:将做好甬江大道室外运动场设施维护》 
《甬派商城“大表哥”助农公益小铺开张啦》 
《这家亲子游泳馆咋了 关门转址又停课》
《蜂窝就筑在窗外 居民夏天不敢开窗》
《甬派商城“大表哥公益小铺”上新》 
《11元一斤的阳光玫瑰限量返场!附下单攻略》 
《禁渔期 江北这些菜市场哪来的这么多"热气货"?》

点击下图查阅《宁波日报》:
 编辑:吴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