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少雨,多处内河“绿脸”
摘要:这几天,由于高温引发的内河变绿情况有所增加,引起网友关注。他们纷纷在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反映这一情况。昨天(8月12日),一位网友发帖称:“上周六(8月10日…

前塘河的藻类已开始聚集。网友提供
这几天,由于高温引发的内河变绿情况有所增加,引起网友关注。他们纷纷在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反映这一情况。
昨天(8月12日),一位网友发帖称:“上周六(8月10日)路过钱湖南路,发现文翰桥附近的前塘河变成了绿色,不知是何原因。”
发帖网友接受采访时告诉小e,他在河岸上没有找到河长公示牌,不知河道归哪个部门管。
随后,小e从首南街道相关科室了解到,前塘河由鄞州区水利局城市内河管理中心管理。

前塘河呈绿色。网友提供
当天下午,鄞州区水利局回复采访时表示,近期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加上整体内河河网水体流动性差,导致前塘河藻类迅速生长繁殖,部分河段水体变绿。
目前,该局已持续采取抛洒蓝绿藻分解素、高压水枪冲洗等应急措施,抑制藻类滋生,同时加强河面保洁力度,持续保持巡查跟踪,避免问题反弹。
而另一位网友几天前反映,鄞州区邱隘镇杨柳郡二期北面后塘河呈墨绿色,还漂浮着污染物,希望相关部门前往现场查明原因、治理河道。
8月7日,小e在杨柳郡二期北面后塘河边看到一块河长公示牌。上面写明,这条河名为后塘河邱隘镇段,起点位于该镇与五乡镇交界处,终点在福庆路桥,长约3.733千米。

杨柳郡二期北面河长公示牌。本文照片除有标注外均由廖业强摄
公示牌显示,河长职责包括审定并组织实施“一河一策”方案,协调解决水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做好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完成年度履职报告等。
此外,河长公示牌提到了河道整治目标,涉及加强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等。
小e在后塘河北岸看到,水中漂浮藻类,水体呈绿色。不过,水面没有污染物,也没有散发出异味。岸边一位居民告诉小e,时常看到河道保洁人员划着小船在打捞垃圾或藻类。

后塘河邱隘镇段漂浮绿色藻类。

水体呈绿色。
8月9日,邱隘镇回复采访时表示,高温天气及河水流动性不足,导致后塘河邱隘镇段长出大量藻类,河水变绿。该镇已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治理。第一,进一步增加河道保洁次数,督促保洁人员及时清理河中藻类;第二,在部分河段进行人工扰动,增加水体流动性;第三,争取在河中安装推流机,以加强水体流动,减少蓝藻集聚速度和规模,防止蓝藻爆发。
新闻多一点
蓝藻爆发有何危害?
在以往采访中,小e曾采访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靳慧霞。对这一问题,她表示,只要具备高温、富营养和强光照,藻类生长就会加快。河道夏季爆发的藻类,以蓝藻和绿藻为主。网友看到的绿色水体主要是蓝藻和绿藻集聚,共同呈现的颜色。
蓝藻又称蓝细菌、蓝绿藻,大多呈蓝绿或者深绿色。旺盛生长的非固氮蓝藻聚集开始时叶绿素浓度高,呈现绿色。当它呈现出蓝色,则主要是藻青素造成的。绿藻是主要呈现绿色(小草色),绿藻浓度增加也会呈现深绿色。
靳慧霞教授说,藻类生长茂盛时,消耗的二氧化碳会增加,此时水中的碱性就会增高。随着碱性的升高,喜欢碱性的蓝藻就越长越快,成为优势种群,最终造成蓝藻爆发。蓝藻爆发后,藻类种群多样性被破坏,影响水体食物链的完整性,导致生态系统崩坏。
同时,河湖表面高密度的蓝藻漂浮,夜间导致水体缺氧,造成水生动物窒息死亡。另外,蓝藻集聚体内部会因缺乏营养而死亡,产生恶臭,造成藻毒素、营养盐的释放。因此,在杀灭蓝藻时,首先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优选生物除藻类,其次考虑选用安全的杀藻剂,比如蓝藻分解酶等。(宁波民生e点通 廖业强)
点击进入原帖参与讨论:
编辑:吴旻
审核:张枫、陈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