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张明华副市长对灾后防病工作作出指示

摘要: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迅速组织开展以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各级政府、爱卫会要把组织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实现大灾之…

  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迅速组织开展以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各级政府、爱卫会要把组织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重要措施,立即组织受灾地区群众开展环境大清理、大扫除,对垃圾污泥、人畜粪便、腐烂植物等进行彻底清理,做到积水退到哪里,环境清理和消杀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各地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加强对消毒工作和除四害技术指导和培训,全面落实环境消杀和病媒生物防治措施,做到安全用药,科学喷洒,保证消杀灭效果。对学校、医院、餐饮单位和外来人口聚集地等重点部位,因地制宜,采取投药、器械、消杀和环境治理的综合措施,消除传染病发生流行的隐患。

  二是切实加强灾区饮食卫生监督管理。各地要高度重视灾区群众饮水安全,重点抓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在做好集中式供水监督管理的同时,严格落实灾区井水和饮用水的水质消毒,被污染的供水设施和农村水井,在恢复供水前必须彻底清理和消毒,消毒措施必须落实到每家每户,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加强对灾区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对尚未退水地区,根据当地灾民的实际情况,提供充足的安全饮用水及食品供应,加大对灾区内及周边地区无证小摊贩、饮食店管理,杜绝不安全食品出售,避免受灾地区群众食用腐败变质和受污染的食品,同时要加强学校等重点单位的食品卫生监督指导,有重点地对食品及原料进行抽样检测,严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的发生。

  三是加强灾后疾病监测工作。本次受淹严重地区的部分医疗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由于电力及通讯尚未恢复,正常的诊疗服务被迫停止,导致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传染病网络报告受阻,常规的传染病监测无法正常实施。希望各地想尽办法尽快恢复受灾医疗卫生单位的电力和通讯保障,使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一旦发现疫情苗头,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的蔓延。

  四是广泛开展灾后防病健康教育。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传播媒介,通过简便易行的宣传方式,向灾区群众普及灾后卫生防病知识,教育群众严防“病从口入”,摒弃不良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受灾地区广大群众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防病公众风险沟通,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消除公众心理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维护公众身心健康。

  张明华副市长要求宁波卫生系统强化责任,共同打一场灾后防病的攻坚战。

  做好灾后卫生防病工作,防止重大疫情发生,各部门都要切实负起责任,突出重点,抓好各项防病措施落实。卫生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在灾后卫生防病工作中的主体责任,积极主动制定救灾防病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做好灾后防病工作的技术指导。教育部门要认真落实学校灾后卫生防病的各项措施,对受淹学校必须做到先彻底清扫消毒、然后恢复上课,同时要加强学生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灾后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有效防范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农业部门要指导做好受淹病死畜禽的消毒和集中收集处置,配合卫生部门做好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工作;新闻和宣传部门要继续大力宣传卫生知识,增强群众的防病意识;财政部门要加大救灾防病经费的投入,保证灾后防病工作的实际需要。其他有关部门也要根据各自实际发挥在灾后防病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同志们,灾后卫生防病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希望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强化工作落实的监督检查,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目标的实现。

点击进入原帖参与讨论:

 编辑:桂振亚
    手机版 |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