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万年桥上精美的螯首龙头没有被盗
网友发帖追问 大隐镇政府:在附近山坳里

2012年,从余姚市文物万年桥上拆下来的螯首、龙头,躺在荒草丛中。(网友拍摄)
2014年12月故地重游的时候发现没有了。(网友拍摄)
2012年,从余姚市文物万年桥上拆下来的桥身。
在某山坳里放置了万年桥身上的龙头。(大隐镇政府提供)
12月17日,网友“颖之星语”通过宁波民生e点通反映:“到底是谁看上了余姚大隐镇万年桥上古老的石头?我在12月14日,故地重游的时候发现雕刻精美的螯首、龙头,已经不知所踪。是不是被盗了?怎么办?”
热心网友2012年就曾为文物保护疾呼
无独有偶,该网友在2012年11月13日的时候也在天一论坛发帖反映了万年桥被拆后,就把桥上的龙头、螯首等残体随意丢弃在荒草丛中无人看管一事。 当时,余姚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对此进行了回复:“万年桥的拆除是因为省重点工程双溪口水库建设的需要。当时余姚市文物部门和水利部门进行了数轮协商,双方协定在水库建设完成后复建万年桥。因此在拆除万年桥的时候就对构件进行了编号,并在原址附近存放。”
但是在万年桥的复建地址的选择上,文物部门和水利部门至今未能达成一致。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文物部门希望在万年桥原址附近、大隐溪上复建万年桥,以达到尽量恢复原貌的效果。但是水利部门考虑到泄洪需要,不赞成在大隐溪上复建此桥。文物部门将继续与水利部门积极协商,以期尽快重建万年桥。
“失踪”的构件由大隐镇政府保管了
12月26日,余姚文广局回复表示,经该局向余姚文广局了解得知,万年桥上拆下来的螯首、龙头等构件,依照相关规定由大隐镇政府暂时保管。如今这些构件保存完好,并未失窃。
这真是一个好消息,随后小e联系了大隐镇宣传科。工作人员告诉小e:“据了解,当时文物局对这些文物进行了编号,由于当时文物局和水利局没有达成一致,所以耽搁了。现在这些文物都放在附近的山坳里,并没有丢失,我们在下个星期就会把文物搬下来。”
相关链接:万年桥最早为宋代竹木溪桥
万年桥位于大隐镇的大隐溪上,原为宋代建造的竹木溪桥,曾是上游山民走出大山的重要通道。光绪十六年(1890年),溪桥被洪水所毁,当年修成九洞石桥,名永年桥。民国十三年(1924年)再次被洪水冲毁,乌岩村民翁瑞元四处筹资重修为无栏石梁桥,8墩9孔,并改名万年桥。
(宁波民生e点通 陈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