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品质 缔造幸福出行(2)
我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安全运营暨2号线一期开通一周年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
抗击台风,护航G20……,地铁免费运送市民百万余人次
刚刚过去的9月22日是第十个城市“无车日”,为大力倡导“低碳交通、绿色出行”理念,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当天我市轨道交通全线网免费乘坐。“真是太方便了,以后我要多坐地铁!”家住天一家园的陈女士欣喜不已。据统计,9月22日轨道交通线网总客运量达57.4万人次,全线网运行图兑现率100%,正点率100%。
轨道交通人都记得,2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后的第一个考验不是中秋、国庆“双节”,而是台风“杜鹃”。2015年9月30日,受台风“杜鹃”环流和强对流共同影响,宁波遭遇强降雨,甬城严重内涝,地面交通严重受阻。
宁波轨道交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地面出行受阻的情况下发挥公共交通骨干作用,确保全线运营秩序正常,免费运送市民超过百万余人次,众多市民称赞轨道交通为惠民工程。“轨道交通在抗击杜鹃台风中,不仅自身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同时为确保交通的顺畅和方便市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社会的高度肯定。望继续努力。”副市长林静国对此特别做出如上批示。
今年刚刚过去的台风“莫兰蒂”也让人记忆犹新。台风期间,宁波轨道交通克服多种困难,在坚持正常运营的同时,组织20余名专业志愿者支援马园社区排涝抢险。经过了连夜的努力,至次日中午1点,马园社区积水基本排尽,居民已能进出自如。“虽然大家工作已超过了24小时,但看到被困的居民恢复了正常出行,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志愿者王儒的话代表了轨道交通广大志愿者的心声。
除了抗击台风,在刚刚过去的G20杭州峰会期间,宁波轨道交通在全线开展了以“传文明声、倡文明风、建文明线、展文明颜、树文明牌”为主要内容的“地铁行文明行”系列主题活动,充分展示了宁波的文明城市形象。通过开展文明公约征集、不文明乘车行为调查等方式,利用广大媒体传递文明声音;通过开展“右立左让,文明出行”、“文明使者”公益快闪、“先下后上”志愿服务、列车车厢文明巡查、“纸巾换洁净”等专项活动,倡导文明风尚;通过施工环境升级、深入推进文明和谐共建活动,建设文明线路。与此同时,G20期间轨道交通志愿者活跃在全线各个车站,累计参与各项活动超过2000人次,服务乘客约70万人次。随着“地铁行,文明行”系统主题活动的深入推进,文明之气在地铁蔚然成风。
“服务民生发展,服务城市建设、服务都市经济,承担社会责任,这是轨道交通与生俱来的使命!”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党委书记、常务副总指挥、董事长尹文德坚定地表示。
关键词:“四位一体”战略
提升城市品质,助推城市化发展
轨道交通不仅仅只是交通工具,也将逐渐改变市民的生活。
2016年8月29日,宁波轨道交通与绿城“牵手”,就1号线邱隘东综合开发项目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我市首个轨道交通物业综合开发项目正式落地,也标志着宁波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开发“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全面启动。餐饮娱乐、购物休闲、文化康体、公寓酒店、医院学校、社区CBD……这些在香港、上海部分地铁站口常见的生活“万象”,正在悄悄向宁波市民走来。
根据规划,未来宁波轨道交通还将对望春桥站地块、城隍庙站地块、三官堂地块等车站上盖地块进行综合性深度开发,打造众多独具特色,集交通、居住、餐饮、购物、娱乐、文化、商务、金融为一体的“地铁小镇”、“地铁社区”。与此同时,宁波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发也高歌猛进。在不久的将来,卧于东门口和鼓楼区间的大型地下开发项目--东鼓道也将向市民揭开神秘面纱,开启城市商业新纪元。
“在‘十三五’期间,宁波轨道交通在加快建设、科学规划的同时,将始终把‘轨道交通+物业’作为提升城市品质和推动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开发,力争形成‘建设一条线、带活一大片’、‘建设一个站,带活一大圈’的良好格局,打造轨道交通都市生活圈和经济带。”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蔚介绍说。
作为宁波城市交通大动脉,轨道交通正在释放她满满的正能量,为进一步助推城市品质补短板、打造都市经济新高地、建设两富两美新城区迈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