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让家庭生得起还要养得起
摘要: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一周年以来,成效如何?1月22日,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指导司司长杨文庄在全面二孩政策工作进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3年以前,二孩出生…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一周年以来,成效如何?1月22日,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指导司司长杨文庄在全面二孩政策工作进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3年以前,二孩出生比重在全年出生人口中的占比始终保持在30%左右。2014年、2015年提升幅度就比较明显了。到2016年,二孩及以上在出生人口中的占比超过了45%,较2013年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房价加重经济负担等原因,一些家庭在生二胎上还存在顾虑。目前,按照中央的要求,国务院40多个部门已明确分工,推进全面二孩政策落实。(1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
全面实行二孩政策,就国家层面而言是重大人口政策调整,符合我国国情。但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一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并不像该政策出台之前相关职能部门和业内专家预测的那样满意。国家卫计委2015年生育意愿调查的结果显示,因为经济负担、太费精力和无人看护而不愿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分别占到74.5%、61.1%和60.5%。也就是说,育龄夫妻不愿意生育二孩的占了绝大多数。或许正是如此,才会“40多个部门已明确分工,推进全面二孩政策落实”的新闻出来吧。
的确,“经济负担、太费精力和无人看护”是现在育龄夫妻生育孩子必须面临的问题。全面二孩政策修改后,只是解决了一个生的问题,如何养,怎样让这些二孩家庭养得起,还没有看到跟进措施——即让二孩家庭养得起的措施。
有人把二孩养不起完全归咎房价过高是片面的。在养孩子问题上,远远不只是房子问题那么简单。此前一张《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走红网络。排行榜提出北京生育成本276万元排名第一,上海247万元紧追其后。这一成本显然是没有把房子算在内的,而只是把孩子从怀孕到将其养到大学毕业的成本。
现在社会上流行这样一句话:“生儿子高兴一天,痛苦一辈子;生女儿痛苦一天,幸福一辈子”。在早些年,大家都把生儿子称为“建设银行”,把生女儿称为“招商银行”。这是就生儿生女的抚养成本的不同和家庭负担的不一样。在很多家庭,虽然想生二孩,但此前已经生的是男孩,怕就怕二孩又是个弟弟,那就真的只能是“痛苦一辈子”,“当牛做马一辈子”了。
从出台全面二孩政策到推进二孩政策落地,当然需要有相关鼓励和托底政策跟进。如把幼儿园教育和高中教育全部“义务教育”;如实现新生儿的全面医保、大病医保政策;如增加二孩母亲的哺乳休假时间(可以考虑为3年);如给二孩读大学实行全额贷款、国家提供一定数额的奖金,等等等等。至于说高房价,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下,再过几十年,即到现在出生的二孩需要购房的时候,大约会回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二孩政策,需要综合配套措施跟进,要让家庭生得起养得起,这样才会有更多的育龄夫妻有意愿生育二孩。(文/易楚钧)
编辑: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