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孙梅生有一个心愿
摘要:28岁时的孙梅生。(受访者提供)在解放一江山岛64周年到来前夕,小e来到老兵孙梅生位于鄞州区曙光三村的家中,倾听英雄往事。走进社区大门,就看到了左手边…

28岁时的孙梅生。(受访者提供)
在解放一江山岛64周年到来前夕,小e来到老兵孙梅生位于鄞州区曙光三村的家中,倾听英雄往事。
走进社区大门,就看到了左手边一处挂着“寒梅斋”的小房间。主人孙梅生已经在那等着我们。
岁月沧桑书写在这位88岁高龄老兵的脸上。但一落座,澎湃的激情迅速在这位个子不高的老人身上燃烧起来,他用带着江苏宜兴口音的普通话,朗诵起自己做的回忆军旅生涯的诗歌:
戎马一生四十载,浴血奋战头不回。
金戟捣海驱顽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方向……”念完诗,孙老又饱含热泪地唱起了这首1948年他接触到地下党时听到的振奋人心的歌曲。他说,就是因为这群可爱的人和这首如黑夜火烛的歌曲让高中时代的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因海军建设的需要,1950年底,他参了军,从航海义务长到军大校的参谋长助理,至1987年退役落户宁波,他在部队里呆了整整37年。其间,他打过六次仗。
从黄浦江扫雷,讲到滩浒山战斗,解放嵊泗列岛、南韭山列岛,三门湾海战,一江山岛战役,金马海战,以及支援西沙作战,今年88岁的孙梅生老人拥有极强的记忆力,对戎马生涯记忆犹新。
对有着“中国诺曼底登陆战”之称的解放一江山岛战役,孙老说,这是他参加过的最激烈的战斗之一。退休后坚持3天写一篇文章的孙老,浓墨书写了“学习登陆战役战例的启示”等10余篇文章,记载了这场战役的事迹,并于2005年主编出版了《战争亲历者说——一江山之战》一书。他告诉我们,20多个曾经参加过一江山岛战役的宁波老兵中,有12人写了回忆录。
他指着书中一张拍摄于1955年1月16日的黑白照片,告诉我们,当时海军的登陆艇编队集结在北仑穿山海域进行演习,当晚5艘登陆舰装载登陆兵先行渡至石浦,登陆艇三个大队同时南下,到石浦换乘木船,并于当年1月18日在一江山岛登陆。
孙梅生说,当年,妄图固守一江山岛的敌军利用岛上险要地形修筑了540个火力点。1955年1月18日上午,我海军航空兵先后对一江山岛实施7次轰炸,安装在头门山的近百门火炮也火力全开,以每平方米投放1.5发炮弹的火力,对分南北两岛,面积为1.7平方公里的一江山岛进行狂轰,炸掉敌军近300个火力点。
当日14时30分,我军3000余将士乘68艘登陆艇发起冲锋,敌军未暴露的154个火力点向我登陆部队开火。作为登陆艇大队的航海业务长,孙梅生所在的登陆艇航行在最前面。战斗惨烈超乎想象,他和战友冒着枪林弹雨奋力前进,仅用23分钟就攻占了一江山岛制高点。
1955年1月18日18时,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敌军阵地和火力点全部被我登陆部队攻破,一江山岛完全解放。敌守军1086人被俘500多人,未投降的500多人被击毙,而我军伤亡也达到1417人,其中454位牺牲。
“向他们学习,为国捐躯,不忘初心,继续长征。”老人神情肃穆地说着,并敬了一个军礼。

2018年冬日,孙梅生老人在风雪中打理书店。(资料照片)
老人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解甲归田以来,他一直在外面教学、写书、编百科全书,并践行自己“摆个书店度人生,广交朋友传文化”意愿,在曙光巷开了一家“常青书店”,这一开就是28年,免费为周边群众提供报纸等文化产品,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孙梅生说,70年前的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在江苏省泰州白马庙诞生。历经70年锤炼,如今,国产航母完成海试、歼-20翱翔蓝天……中国海军和陆军、空军一起,正以更强大的实力守卫着祖国的碧海蓝天。他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知道,祖国的强大来之不易,“一江山精神”永不过时。他还告诉小e,如果有学校愿意组织相关活动,他很乐意去讲课。同时,他现在正在着手撰写《寒梅新梦》等三本新书,他也希望有爱心人士能帮他出版并送给孩子们。(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陈冬冬 钟海雄 实习生王宇欣)
编辑: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