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哪来的个人信息?潮州家长频遭培训机构电话骚扰
摘要:昨天,有市民反映,近段时间,她连续收到两个来自同一教育培训机构的电话和短信,给她造成了一定困扰,她认识的3位不同学校的学生家长也接到了同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
“他们推销的内容好像还挺精准的!”让张女士有些纳闷的是,培训班向她推销的是与小学相关的课程培训,“我的孩子恰好将面临小升初。他们是怎么弄到我的信息的?”婉言拒绝了对方的提议后,张女士开始询问对方是如何知道自己信息的。对方回复说是从网上查询了解到的。对于这样的解释,张女士并不认可,关于孩子的信息,她从未在网上填写任何资料。更令张女士生气的是,她已经明确回绝后,这家教育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多次打来电话,对方竟然缠着张女士。“你们这样涉嫌侵犯了我的隐私权,再打来我就要投诉你们了。”张女士说。至此,该工作人员才作罢。
根据张女士手机收到的培训信息中显示的机构地址,记者来到春荣路进行寻找。但记者在该路段及其周边兜了好几圈,并没有找到这家教育培训机构。随后,记者以家长的身份拨通张女士提供的培训机构电话。这家机构的工作人员详细地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培训的年级、科目、时间等相关情况。“我想问下,之前有收过你们的信息,你们是怎么知道我们的联系方式的?最近有不少培训机构都打电话过来,我们也不知道如何选择?”面对记者的疑问,对方解释说,是从网络等不同渠道得到电话号码。
“我身边已有3位认识的家长都收到同一家机构的推销电话和短信,可能还有其他家长也收到了。” 张女士不禁担心,个人信息泄露,万一被“有心人”利用,冒充家长朋友或同事,那么将对孩子的人身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五花八门,让人防不胜防。作为家长,我们只能自己多加留心。”采访中,不少家长认为,现在教育培训机构培训广告骚扰学生家长的情况频发,在给孩子选择培训机构时,应选正规教育培训机构,别轻信名师教学宣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律师提醒: 切勿随便留下个人信息
学生家长经常接收到教育培训机构的电话、短信,推销学生辅导课程,让许多家长烦不胜烦。对此,律师提醒,市民不要随意留下个人信息,以免给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刘斌告诉记者,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买卖学生、家长个人信息,并施展狂轰滥炸信息骚扰。个人信息的泄露使得个人的隐私遭到暴露,必将给公民的生活带来不便,还给犯罪分子借机实施诈骗或者敲诈勒索犯罪提供了便利。
刘斌表示,泄露个人信息首先是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同时,对于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轻者将涉嫌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即“……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情节严重者,还涉嫌构成了《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最高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此,刘斌提醒,市民不要随便留下个人信息,特别是家庭住址、经济状况等。如遇到个人信息被泄漏及非法侵害时应果断向有关部门反映和报案,避免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稿源:潮州日报
编辑:吴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