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民生新闻 > 首页专题 > 宁波文明创建市民巡访团 > 记者跟进 > 正文
市民巡访团,文明风景在宁波
8000余小时志愿巡访、6800余份巡访报告……
摘要:海曙20条,鄞州19条,江北8条……这两天,在市文明办的指导与支持下,宁波市文明创建市民巡访团三周年特别行动——“守护宁波·争做文明啄木鸟”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巡…

海曙20条,鄞州19条,江北8条……这两天,在市文明办的指导与支持下,宁波市文明创建市民巡访团三周年特别行动——“守护宁波•争做文明啄木鸟 ”正如火如荼。
巡访员们利用休息时间,志愿巡访在宁波的各个角落,现场捉拿文明“害虫”,并以实地走访和电话联系的方式,对往昔网友的“脏乱差”投诉整改情况进行回访。
巡访报告通过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递交后,我市各在线值守部门第一时间开展“除虫”行动。
这一活动在网上引发了强烈反响。众多热心网友纷纷加盟巡访行列。中国宁波网、甬派客户端上,相关报道的点击量已逾25万人次。
2016年11月11日,在宁波市文明办的指导下,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招募热心网友成立了宁波市文明创建市民巡访团。第一批70余位巡访员中,年纪最大的为40后,最轻的为95后。其中,有厂长、校长、院长,有医学、教育、法律等领域的权威专家,还有网络大咖。
3年来,这些巡访员以集中与分散、明查与暗访、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阶段性重要民生工作以及市民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利用业余时间,有序开展各种形式与各类主题的巡访活动,督促创建进展,发现存在问题,反映社情民意,开展文明劝导,宣传创建成效,成为甬城文明建设中的一道别样风景。
巡访员出门即自动“上线”,开启暗访“雷达”。为了发现问题,巡访员“息泪幽灵”将上班交通工具由“四轮”改为“11路”,坚持走路上下班;巡访员“平安无事”在参加国际会议期间,仍带着题目作“跨国对比巡访”;巡访员“潇潇洒洒”的很多巡访报告长达数千字,有图,有真相,更有建议……
截至目前,宁波巡访员已开展了4300余次身边巡访和24次专题巡访,向政府职能部门递交了6800余份巡访报告。志愿巡访时间长达8000余小时。
2017年1月,经过改造的中山路华丽归来。可是,在恢复通车不久后,中山路上却出现了种种不文明现象。对此,市民巡访团组织开展了“中山路文明考量”的专题巡访。
巡访员们顶着寒风,用双脚“丈量”中山路,痛陈现场目击的横穿马路、违停人行道、硬闯红灯、无证经营、践踏绿化带、沿街乞讨、乱扔垃圾等七大“不文明”现象。巡访行动引起了市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及时开启专项整治行动,治理违停,保护绿化,加强保洁,规范秩序,有力地促进了中山路的颜值提升。
今年5月,巡访团围绕“身边背街小巷”的专题巡访,共上传巡访报告50余份,涉及占道经营、违章停车、堆放杂物、卫生状况差等多个问题。针对巡访员们的曝光,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与住建、交通、属地街道等相关部门携手对背街小巷的脏乱差状况进行了专项整改。
发现问题,跟进问题,直至解决问题……3年来,不少巡访员“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死盯”精神,更是有效地治疗了身边文明“顽疾”。
巡访员“东土”对永丰北路173弄存在的各类脏乱差问题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跟踪巡访。在他的执着努力下,这条曾经脏乱差的道路焕然一新,人行道完整了,废旧电线杆、广告牌移除了,行道树修剪整齐了,车辆违停大大减少!
将市民巡访(包括见闻)、媒体舆论监督、部门回应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推进问题整改,这是宁波市文明创建市民巡访团三年多来积极探索的一种文明创建模式。
巡访团依托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以四种方式跟进巡访发现的问题:一是在中国宁波网进行集中展示;二是借力“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问政平台工作机制,与部门实时对接,推进问题的处置与解决;三是通过宁波日报报网端,对突出问题进行曝光;四是以舆情专报形式,将敏感或重大民生问题递交宁波市文明办或相关市领导和职能部门。
有挑刺亦有点赞。巡访员们在做好“啄木鸟”的同时,还争做宁波“报春鸟”,用自己的“亮嗓”为部门的及时整改点赞,为身边温暖和宁波文明“吆喝”。
2018年8月12日上午7时15分,舟孟北路地铁站甬港新村入口,众人合力救助一位突然跌倒摔伤的老伯。巡访员“静静月湖水”发现后,第一时间将此传到了中国宁波网的“市民巡访团专题”。
编辑:吴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