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有话说|这些热点,网友很关心

摘要:1月6日,宁波日报报网端推出的“网友有话说”,聚焦的是“产业能级跃升”,大家踊跃建言献策。别说,网友们的水平,还真是挺专业的。除了这一话题外,不少网友继续“…
   1月6日,宁波日报报网端推出的“网友有话说”,聚焦的是“产业能级跃升”,大家踊跃建言献策。别说,网友们的水平,还真是挺专业的。
 
  除了这一话题外,不少网友继续“自由发言”,对此我们也辑录部分在后面。请大家继续按文末的方式参与互动。

  壮大龙头企业实力
  打响宁波制造品牌
 
  网友“意大利的老球迷”:福建宁德时代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就抵得过宁波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之和。龙头企业不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不高、科创研发资源不足、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缺乏,是当下宁波最亟须补齐的短板。建议宁波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广泛、拥有发达的临港产业等优势,整合杭州、舟山等地的优势资源,吸引高端要素,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提升产业能级,打响城市品牌。
 
  加快制造业创新发展
  让更多智能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
 
  网友“wangjingbo22”:宁波作为制造强国计划全国试点城市,制造业产业基础扎实,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下阶段,希望在努力补齐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等宁波短板的同时,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聚焦百姓新需求,依托现有基础,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强化科技创新,批量生产新一代智能产品、新型技术装备等智能科技产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新需求,为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

  插上“数字经济”翅膀
  更好服务中小企业
 
  网友“书剑合璧”: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占我市企业总数的绝大多数,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数字化水平仍然较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主常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希望我市抓住数字经济发展契机,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数字化系统服务商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再上新台阶,实现新飞跃。

  提升物流业产业能级
  巩固港口城市竞争力
 
  网友“一堆小样5200”:物流业是经济民生的血脉,宁波的发展离不开港口。一到节假日,北仑霞浦物流园区交通瘫痪;疫情防控期间,物流司机调度直接关系供应链体系保障;杭州出口的货物走宁波港的比例只有45%……希望我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产业能级和辐射带动力,倾听从业人员心声,解决用地空间保障不足、“小、散、弱”等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跨运输方式、跨作业环节等“卡脖子”难题,巩固并壮大港口城市竞争力。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
  助推宁波高质量发展
 
  网友“亭月相望”: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近年来受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包括宁波在内的各地实体经济受到一定冲击。我市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改善企业生存环境,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助力企业走出困境、重振辉煌。
 
  以下为“自由发言”内容
 
  多次挂号为哪般?
  建议复诊免挂号
 
  网友“大凌”: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遭遇:挂一次号只能当天就诊,如果赶上化验结果当天出不来,或者需要过两三天复诊,就得重新挂号,这很不公平。为此,建议同一医院区同一疾病同一科室复诊免挂号,改善就医体验,减轻看病负担。
 
  加强技能培训
  提升母婴护理水平
 
  网友“ylf666”:随着“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实施,母婴护理服务的社会需求急速增加。希望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管理,对“月子中心”“月嫂中介”等与妇女儿童健康密切相关机构的服务质量、卫生安全等环节进行规范,从而提升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
 
  增加停车位
  助力解决停车难问题
 
  网友“狂飙柔情”:非社会道路停车位违停要管,但是还要增加适合的停车位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
 
  尽快动工新建天一阁博物院南院
  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网友“江南阕”:天一阁博物院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充分展示了宁波的厚重文化和悠远历史。尽快推动并高水平建设天一阁博物院南馆,打造具有宁波辨识度的标志性文化地标,有助于宁波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图书馆+”模式
  让书香飘满甬城
 
  网友“我爱宁波2023”:天一阁闻名于世,宁波一直是一个有着浓厚书香底蕴和崇尚读书的城市,这里的市民理应有良好的阅读环境和读书氛围。
 
  近年来,鄞州区通过“图书馆+”模式,打造了12家文化气质独特、书香氛围浓郁、服务功能完善的城市书房,满足广大市民的品质阅读需求,推动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助力精神富有。作为一个小学生的家长,我觉得这样的模式非常值得在全市推广。
 
  希望我市能结合地域特色,联动镇街资源,打造更多小而精的社区图书馆、乡镇图书馆、景区图书馆,让书香宁波成为另一个文化金名片。

  西枢纽规划建设工作
  应不断推向深入
 
  网友“明湖小歪”:宁波西枢纽是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标杆工程,更是重塑都市空间、完善都市功能、优化都市品质、提升都市能级的牵引性工程。希望相关部门继续做好下阶段各项工作,与广大市民一起努力,将西枢纽规划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加快车位开放
  推进交通治堵
 
  网友“zzt0529”:宁波的汽车保有量已达330多万辆,停车难日渐突出,市民对此的意见比较多,成为宁波提升现代大都市品质无法绕开的一个问题。
 
  早在2021年,我市就把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位开放作为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进行试点和推广,去年还列入了《全市城乡现代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快实现应开尽开。据了解,到去年年末全市已有5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外开放了近2500个停车位。
 
  谈谈我的亲身经历,一家市级单位搬进我家附近的新办公大楼后,把配建的单位停车场对外免费开放,这一举措有效缓解了我们小区平日里的停车难题,特别是在台风期间,很多即使拥有地下车位的居民也会把车挪到这个停车场,以防被水淹。
 
  希望我市能够更好更快地推进这一举措,助力宁波提升现代大都市品质。

  改善北仑交通
  尽快推进南环高架东延工程开工
 
  网友“百年孤独_nb”:从三江片出发,市六区只有北仑还没有连上高架。而来往鄞州和北仑的打工族并不少,北仑内部东西向道路也缺少。为此,南环高架东延启动迫在眉睫,原定2022年底开工的,又没有实现,希望尽快推进开工。远期而言,相对于从市区到梅山,其实到柴桥、白峰更重要。
 
  小学生的大书包何时“瘦身”?
  “双减”政策需要落地
 
  网友“王雷”:“双减”政策实施一年多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每当经过学校,看到现在小学生背的书包越来越大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上放学时,一些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书包长度占了身高的三分之一;一些学生用上了拉杆式书包,在地上拖拽;也有一些学生把书包交给家长,如释重负。
 
  小学生每天背着10多斤重的书包,有些小学生另外还拎着一只袋。有些小学生背书包时都要弓着腰,小小的脊背呈弯曲状。
 
  为何孩子的书包依然如此沉重?说好的减负呢?每天背着如此重的书包,对小学生的生长发育也是有很大的影响。
 
  希望宁波教育部门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控制作业总量,切实提高作业质量,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实现减负提质,让学生成为真正受益者。

  重视文化产业
  让城市更加有趣好玩
 
  网友“alele828828”:宁波的制造业发达,但精神文化产业与之并不匹配。目前,想在宁波看高质量的演唱会、话剧、脱口秀、音乐会、画展等,还是比较少的。希望有更多明星、演艺团队来宁波!还有各类运动的比赛,比如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等,甚至一些小众的运动,比如帆船、皮划艇等,也很有看点,希望能有更多运动类比赛在宁波进行。
 
  文化产业是未来城市竞争的软实力,也是吸引年轻人的一大法宝,因为年轻人爱看爱玩。希望宁波在未来发展中更加重视文化产业,让城市更加有趣好玩。

  互动预告
 
  今天我们聚焦的是产业能级跃升,明天我们将聚焦“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题?您对此有何关注和建议?期待您通过以下渠道献计献策:
 
  1、扫描二维码,进入甬派“政务”板块“网友有话说”专区跟评或发帖;
 
  2、微信搜索“nb81850”,关注宁波民生e点通后留言;
 
  3、拨打建言热线81850000。

点击进入原帖参与讨论:

 编辑:吴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