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路面“蜂窝坑”没辙?部门将出新招

摘要:“我们将尝试采用全新的养护措施,来应对雨天导致的路面‘蜂窝坑’问题。”昨天,小e从有关部门获悉,针对近期网友集中反映的道路坑洼问题,相关责任单位已迅速介入…
   《铁路宁波站南广场公交场站地面“麻皮”难治
  
  《多处路面存在坑洼 这些坑啥时候能修复?》续
  

责任单位维修路面坑洼处。部门提供
  
  “我们将尝试采用全新的养护措施,来应对雨天导致的路面‘蜂窝坑’问题。”昨天,小e从有关部门获悉,针对近期网友集中反映的道路坑洼问题,相关责任单位已迅速介入处理,并有望在技术上实现突破。
  
  近日,宁波市区多处路面坑洼问题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相关报道在甬派客户端和宁波民生e点通刊发后,引发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大家在通过各种渠道反映身边的路面坑洼点位的同时,也希望政府部门尽快解决困扰市民出行安全的难题。
  
  针对市民和网友的关切,包括住建、交通、轨道及属地街道等在内的各道路管理部门,已结合天气状况采取了相应的修复措施,全力确保道路的安全与畅通。对于因天气原因暂时无法及时修复的路面“坑槽”等病害,相关部门将在24小时内采用冷料进行应急修复,待天气好转后第一时间组织道路规范化维修,确保道路修复质量达到标准。此外,为有效应对道路“蜂窝坑”问题,相关部门加强了对所辖范围内道路设施病害和隐患的巡查与排查力度。  
 
工作人员用沥青修补坑洞后平整路面。部门提供
  
  为什么雨后路面常出现坑槽坑洞问题?
  
  小e请教了市住建局相关专家并了解到,这些“病害”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首先,雨水侵蚀是导致路面破损的重要因素。随着宁波进入梅雨季节,连续的强降雨使得雨水长时间侵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削弱了它们之间的黏附性。在车辆频繁行驶产生的荷载作用下,沥青膜与集料逐渐剥离、变得松散,最终形成“坑槽”等路面病害。
  
  其次,在建项目的临时保通道路在雨季更易受损。这些临时道路建设标准相对较低,加之施工期间重载车辆频繁通行,以及雨水侵蚀的多重影响,极易导致“坑槽”“裂缝”等问题的出现。
  
  最后,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也是一大因素。宁波地区特有的海相沉积软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强及抗剪强度低等特点。在这样的软土上填筑路基,在车辆载荷、桥体自重及自然沉降的共同作用下,高架承台与周边路面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路面起伏的情况,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度。
  
  针对上述难题,难道只能被动应付吗?有何破解之道?
  
  市住建局市政设施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小e,他们正积极尝试引入和应用能在雨水天气下有效修补沥青坑洞的新材料和新技术,以提高雨季道路坑洞修补的时效和质量。
  
  “近期,我们将尝试采用全新的养护措施。一方面,计划使用水反应型沥青常温修补料,解决梅雨季节及台汛等极端天气条件下传统冷补料频繁失效的难题。”该负责人透露,另一方面,针对公交站台、路面交叉口及重载车辆通行密集区域的车辙问题,他们将试点半柔性路面的应用,并逐步推进“抗车辙”工作。眼下,他们与建设单位联合开展高架下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处理的研究工作,通过加固软土地基、增加承台埋深等措施,有效缓解高架墩台周边路面的起伏问题。
  
  随着修复工作的稳步推进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宁波市民将有望告别路面坑洼的困扰。相关进展,小e也将继续关注。(宁波民生e点通 仇龙杰)

点击进入原帖参与讨论:

点击下图查阅《宁波日报》:
 
 编辑:张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