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纪事|与北方朋友,相约一场“饺子局”

摘要:逢年过节,北水饺、南汤圆是常话。不过,考虑到正餐咸口更合适,于是与朋友们约了一场“饺子局”。假期的一天下午,我来到同城小伙伴妮妮的家中,宁波朋友星星和其…
       逢年过节,北水饺、南汤圆是常话。不过,考虑到正餐咸口更合适,于是与朋友们约了一场“饺子局”。
 
  假期的一天下午,我来到同城小伙伴妮妮的家中,宁波朋友星星和其他北方的朋友们已经开始忙活了。面粉在大家不断的吵吵嚷嚷中,反复“加水”和“加面”,最终艰难成型,不需等待发面就可以直接搓成长条。
 
  负责擀面皮的是来自辽宁大连的阿琛,她不像专业厨师那样把每个剂子都能擀成均匀的圆形,主打一个“能把肉包进去就行”。看着看着,我也跃跃欲试,她教我中间要多留一点面,只擀边缘,一只手拿着剂子转圈,另一只手靠手心的力量按压擀面杖。在她的“教导”下,我勉勉强强擀出了一个多边形的面皮。
 
  接下来是包馅儿的环节,妮妮早已备好了三种馅儿,一个是素馅儿,里面有咸齑、香干、香菇、莴笋,还有芹菜猪肉馅儿,以及几位北方朋友都极力推荐的酸菜猪肉馅儿。来自吉林省吉林市的雪琴说,在她们东北,酸菜猪肉馅儿才是饺子中的“C位”。宁波人家常包饺子,很少会有酸菜猪肉馅儿,原因是自制的酸菜很少有卖,不过真空包装的酸菜还是常见的。至于东北饺子中出名的“鲅鱼饺子”,在宁波就“查无此饺”了。
 
  每个人包饺子的手法不一,导致包出来的形状也各式各样,有两个褶的,也有四个褶的。在争论不下谁包的饺子更好看后,大家开始尝试包小笼包和柳叶饺,然而也是以奇形怪状告终。
 

包饺子。
 
  妮妮将饺子下锅,不久后第一盘饺子就上桌了。大家一边包,一边吃,也不管手中还有面粉,直接抓着饺子塞进嘴里。
 
  大家一致的评价是,酸菜馅儿的最好吃。
 
  水饺吃腻了,就开始做生煎。要想做出脆底的生煎,诀窍就是在煎的过程中倒入一碗淀粉水。

水饺和生煎包。
 
  边包边吃的过程中,北方朋友们也分享了她们家乡的饺子文化。
 
  来自河南驻马店的苗苗在宁波工作多年。她坦言,自己从没在宁波的年夜饭里见过饺子,在北方,吃饺子才等于过年。除夕夜,饺子必须上桌,再搭配上其他菜。以前,还要选择其中一个饺子里包进硬币,吃到的人会幸运一年。但考虑到卫生,近几年就用豇豆代替了。听到这,吉林的雪琴插了一句,她们现在是用糖果代替。而大连的阿琛则说,她们家已经没有这个习俗了,因为希望每个吃饺子的人都能在新的一年有好运。
 
  说起饺子,北方朋友们不约而同地表示,不像宁波吃汤圆,在除夕或者初一,然后元宵节再吃一次。北方的饺子要吃过年,苗苗说顿顿吃饺子,过完年还能在冰箱里看到速冻着的。
 
  阿琛说,大年三十会包各种馅儿的饺子,韭菜虾仁、白菜猪肉、青椒猪肉等等,然后包很多,从除夕吃到初三。之后的一个月,每“逢七”就要再吃饺子。每月初七孩子吃,农历十七中年人吃,农历二十七老年人吃,象征着一年的顺利。
 
  雪琴笑着说大连的“战线”真长,吉林还是会换换口味的,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五饺子初七面。因为饺子像元宝,所以初五迎财神是必须吃的,寓意发大财。到了正月十五吃元宵,放河灯,因为松花江不结冰,所以江里会有很多彩灯船。说到这,她热情地邀请我们以后一定要去吉林感受一下过年的氛围。
 
  虽然每个家庭的习俗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异,聊天中能明显感觉到南方与北方确有地域、习俗的不同,但现在宁波过年时桌头也会出现饺子,且北方朋友们回老家时也会带上宁波汤圆。
 
  “毕竟是汤圆的发源地嘛,拿回去给家人尝尝和元宵有啥不同。”雪琴是新宁波人,她操着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说道。
 
  再会,我的北方朋友,期待年后再相聚。
 
  宁波朋友星星拍下这次南北方“文化交流”的“饺子局”,希望所有人能够笑口和胃口常开。(宁波民生e点通 陈思怡)

点击进入原帖参与讨论:

新春纪事系列报道:
 编辑:周晓思